当前位置 > 创新转型 > 现代服务经济 > 浏览文章

长江三角洲最具潜质增长极何在?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3/8 14:40:16
导读:

  从地理成因来看,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它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在经济上,长三角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最初长三角经济圈城市群主要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泰州、常州、湖州、嘉兴、镇江、台州16个城市。

  长三角作为“全球第六大城市群”,用1%的国土、不到6%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20%以上GDP、吸引全国近50%境外资金,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由于长三角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更多周边城市积极向其靠拢,并主动接受辐射。同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把苏北、浙南等地纳入了长三角,并提出了“泛长三角”概念,这些政策变化为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今年,随着合肥、马鞍山、盐城、淮安、金华、衢州6个城市的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扩容到22个,版图逐渐向北、南、西延伸。随着城市群的扩大,泛长三角版图的形成,长三角经济增长潜力也日益显现。

  安徽入围后,江西也在积极提出加入长三角,并对“入长”充满信心。届时,泛长三角将形成三个中心省市加两个新加入省份的“3+2”新格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部研究室主任刘锋对长三角扩容这样评价:扩大版图,既扩大了发展腹地,也能更好地解决资源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是拓展长三角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

  上海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郁鸿胜认为,长三角扩容是其内在发展的需要,新城市的加入是区域资源互补、产业联动和生产要素互动的内生需求,有利于提升长三角经济圈的活跃度。

  产业增长核心动力靠创新与转型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以及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制约,长三角地区的劣势也逐渐显现。

  对此,刘锋认为:“可持续竞争力就是升级和创新,升级是目标,创新是手段。长三角地区要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中寻找新增长极。”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茶洪旺建言:一要注重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二要由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将农民工吸收为新市民,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

  打造“1小时”经济圈

  长三角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就是交通条件的改善。沪宁杭高铁的开通使沪杭之间的距离缩减为45分钟车程,同时也将长三角经济圈开进了“1小时”轨道。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徐瑞华表示,京沪高铁的开通将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圈快速联系起来,形成“哑铃”形的循环系统。京沪高铁建成后,人员、资金、信息的流动可以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推动环渤海以及沿线地区的联动发展。

  茶洪旺就此分析说,交通圈发展后,城市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各个版图都在打造增长极。上海重点开发浦东,浙江以杭州、宁波为桥头堡,江苏则以南京、苏州、昆山等地为龙头。增长极靠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催生。有的以金融服务业为中心,有的以制造业为中心,有的以信息或高科技产业为中心,各有特色,优势互补,互不雷同。

  当然,长三角城市群分属不同省市,难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地区之间协调难度大、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出现城市群之间不惜血本抢外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港口大战导致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功能定位明确,互相协调合作极为关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长三角,新兴产业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