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文化体制改革动力更强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3/8/14 16:16:59
“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这句出自于杭产动画电影《昆塔·盒子总动员》的宣传语,正成为孩子的暑期口头禅。据不完全统计,这部由浙江少儿频道和浙江博采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公室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自8月2日上映以来,已经实现了千万元票房,且杭州各大影院为满足不断涌来的小观众,已开始为该部电影增加播映场次。
十年前,如果有人说杭州会诞生一部能够与好莱坞大片一起跻身暑期档的动画电影,不仅普通人不会相信,即便是专业人士也会质疑。但十年后的今天,浙江人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了这一“不可能的事”,更创造了许多在以往只存于梦想、当下却成为现实的大事。
在这十年里,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建、并、分”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全省17家出版单位、79家发行单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在全国较早实现全行业转企目标;浙江还成立了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全省80个广电网络传输机构初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基本形成“一省一网”整合发展格局。在2012年9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表彰大会上,大步向前的浙江省荣获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
回首十年来:2003年,浙江成为中央确定的两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之一,改革的号角由此响彻浙江大地。2005年,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2007年,省委提出把文化建设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支撑,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文化改革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2008年,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点和动力。
近年来,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引擎动力更强,改革路线图步步明晰。2009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等政策规划。
政策的雨露持续浇灌着文化的土壤,呈现令人欣喜的变化,以往低、小、散的文化产业各门类,逐渐有了质的转变,优势产业逐渐凸显。
2012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实现总销售额134.6亿元,连续五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浙报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我省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文化集团。2012年,浙江广电集团实现经营总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11.2%,综合效益位居全国省级广电集团前列。民营文化企业中,华谊兄弟、海伦钢琴、美盛创意、山下湖珍珠等也相继上市。
与此同时,杭州、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也更加突出。2012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060.7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3.59%。宁波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75.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22%。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拥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15个。
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产业这一新兴产业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过去十年中,浙江人已经从改革中尝到了文化越来越浓厚的香甜。浙江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开通了网络图书馆,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一卡通”工程;浙江博物馆也在全国率先实行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目前全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92家,人人得以享受知识的无穷魅力。
此外,遍布浙江省的农村出版物发行小连锁、农家书屋,以及“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村村通”等日渐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以多渠道、多形式、水平高等特色,给予浙江人在文化体制改革前行道路上的动力。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浙江日报
相关阅读:
- ·浙江文化产业风云动 美丽文化用心做(01/13)
- ·1500亿元资金助力浙江文化产业发展(12/27)
- ·浙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一批明星民营企(12/20)
- ·浙江文化产业十年探索:从无到有 千树万(07/15)
- ·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翻番(05/24)
- ·2012年浙江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前瞻(01/04)
- ·浙江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体系部署建设(11/29)
- ·文化创意经济思路应如泉涌(11/14)
-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10/26)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做大做强文创产业(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