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业社区 > 商帮文化 > 浏览文章

成思危:浙商“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要不得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0/28 14:07:41
导读:成思危 湖南湘乡人,民建成员,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由于成思危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成思危 湖南湘乡人,民建成员,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由于成思危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丈夫在外跑业务,老婆在家管钱柜。
    有人这么形容浙江的民营经济起步时的情形。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走出初始创业的阶段了,现在的“新浙商”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起点高,创业的起点也比较高。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该如何进退?成思危给出了他的理解:企业家一定要有高瞻远瞩,要有战略的眼光。

    观点一:企业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优化产品组合

    企业的产品是否应该一以贯之,抑或见好就收?
    成思危说,企业生产不同的产品,判断标准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看你未来的潜力,一个是看你的竞争实力。如果这个产品发展潜力很大,你的竞争实力很强,将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很多的现金流,你也很值得保住。
    “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你觉得潜力很大的产品,自己就去做,但是没有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有些企业就是遇到了这个问题。”
    成思危举例说,浙江有一个企业,原来空调做得很好,又想做手机。企业老板当时说,没有技术不要紧,可以去挖人。最后他没有成功。成思危说,“你看到了一个机会很好,但是没有实力也不行。”
    很多企业原先做某一类产品起家,多年之后仍然舍不得放弃,毕竟他们凭此赚到了第一桶金,并在市场上立足。
    成思危说,企业原来的产品,如果发展的潜力不大,竞争实力也不强,经济不好的时候还可以赚钱,所以不舍得扔,不愿意调整结构。“等到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大浪淘沙了,这个时候就不行了,要壮士断腕,要优化产品组合。我认为你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就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要保住这样的地位,你的企业才能够有战略的发展。”

    观点二:销售和利润的增长是企业最初级的问题

    企业家最关心、最重视的是什么?如国家标准答案,可能就是,公司今年赚了多少钱?销售产值增长了多少?
    成思危不这样认为。他说,“我碰到的企业家,最多的就是向我介绍年产量增长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销售又增长了多少?我说你老是考虑这些问题,这是最初级的问题。”
    那么“高级”的问题是什么?成思危说,销售和利润的增长,背后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价值的增长。如果企业价值没有增长,短期的追求销售量和利润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企业的价值植根于核心竞争力,“有了人才,企业才有价值。”
    这仍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企业价值,就是你要有顾客的满意度。企业家都知道,顾客是你的上帝,顾客不满意你就很难发展。而顾客的满意度不是单看你的成本和价钱,而是看你全面的竞争力。这里面有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

    观点三:公司的力量,就是可以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

    企业是怎么做大的?对很多民营企业家而言,现在可能主要是靠自己的积累。
    靠自己的积累把企业做大,这在成思危看来几乎不可能。“你自己能够积累多大呢?就算是每年翻百分之百,你要达到世界500强一辈子也可能做不到。他的答案是,要靠联合兼并和重组,“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成思危举了国外的杜邦家族、杜邦公司的例子。现在杜邦家族已经没有人在杜邦公司里面了,但是他们有股票,别人是在帮他们赚钱。公司的力量,就是可以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真正形成一个“巨无霸”。如果每个人都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想到世界500强,恐怕要到下辈子了。
    “所以,如何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这也是我们在战略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浙商,民营经济,成思危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