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孔子的用处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2/11 15:37:23
一、实用
9月2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杭州有34名特级教师,身穿汉服,到杭州孔庙祭祀孔子。这则新闻提醒我们,秋凉渐至,祭孔活动又将在各地热闹起来。联系到这些年来愈来愈热闹的“祭孔”活动,不禁琢磨起来:“祭孔”到底有什么用处?
“祭孔”而言及“用处”,似乎很俗气,很实用主义,对孔子很不敬。但是,睁眼看现实,“祭孔”的“用处”,还真值得一说。
在曲阜或其他地方的孔庙举行“祭孔”大典,最实在的用处,是提升当地的知名度,推动当地的旅游业。这些举行“祭孔”大典的场所,一般也是旅游景点。
二、“虚用”
“祭孔”还有“虚用”的一面,即希望“祭孔”能作用于人的精神。每年在曲阜举行的“祭孔”大典,很是隆重,有祭文,有钟鼓,有乐舞,有关报道说,参加者感到很震撼,说“不到现场感受不到孔子的伟大”。一种学说,一种精神,要靠权力,靠隆重的仪式来推行,其“伟大”也就有限。用刀,用火,用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的黑屋子,用死亡都不能扑灭、不能阻挡其传播的思想,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思想或学说,如伽利略、布鲁诺的学说。
古代中国,各学术流派以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创始人,俗称“祖师爷”。现代祭孔,就是由祖师崇拜扩展而来的精神崇拜。祖师崇拜有一个特征,就是唯一、封闭、排他;一句话,祖师之外皆异端。祖师祭祀仪式的各种细节,比如服装、颂词、各种陈设等等,都是为了强化祖师的绝对权威,巩固信徒或传人对偶像的绝对昄依,绝对认同,免受其他学说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丰富,都有其价值,远不止儒学一家。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正确的做法是学习、阅读、分析,即毛泽东所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虚实之间
随着尊孔、祭孔逐年升温,有人建议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还有人提议把祭孔作为国家大典,理由是通过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来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幸亏这两项提议都没有被政府高层所采纳。一旦采纳,不尊孔的人不就成了文化上的民族罪人?至少也有“反民族文化”的嫌疑,于是假装尊孔——这是加强了凝聚力呢,还是削弱了凝聚力?
一个民族有没有凝聚力,不在尊孔搞得多热闹,而是要看这个社会里最普通、最无名、最没有社会资源可以动用的人,最基本的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这一点没有做到,天天搞祭孔也没用。文化上要包容、宽容,在宪法允许范围内,各种思想、学说、理论都可以百家争鸣,才能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用权力把一个偶像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文化上、思想上必定排他、封闭,倒退回皇权时代。但是,我们还拿不出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的文化成果,只有一个几千年前的孔子,可以证明“先前比你阔”,所以孔子就格外辛苦。
学孔子,讲“师德”,是对教师个人的要求,这本来并不错;但是,在要求教师讲师德时,外来务工子弟被关在城市学校大门外,能进学校的还要交“赞助费”,这是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吗?
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些基层部门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搞师德教育,只能例行公事,有多少实际效果也不深究了;凡是都较真,都要一板一眼地讲道理,属于“不懂事”,应该被淘汰的一类人;孔子学说主要是教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是实用哲学,而非超越世俗的、精神性的价值观,孔子能在实利时代走红,并不偶然。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阅读:
- ·杭州艺创小镇:打造中国数字文化艺术高(06/19)
- ·杭州拱墅区加快打造大城北文化新地标(06/14)
- ·杭州运河文化艺术中心今年10月开工 50(03/21)
- ·李亚鹏投资35亿元进军艺术商业地产(11/20)
- ·第二届中国千字文书法艺术节将在马鞍山(07/30)
- ·全国首个文化艺术OTO交易平台在京推出(05/31)
- ·杭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总额居全国前三(12/02)
- ·2011杭州美术节开幕 五大特色打造高端(11/11)
- ·2011杭州美术节将于11月11日开幕(11/09)
- ·浙江首个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式成立(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