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升民中国广告在阵痛中盘整
- 杭州写字楼网
- 2006/3/15 13:57:02
2005年,中国广告市场是混乱的。虽然广告总量呈增长趋势,但发展势头却在减缓。当报纸广告跌入低谷,本土广告遭遇外资强力“入侵”艰难守土的时候,没有人能给2005年广告一个恰当的命题。但是面对混乱,有个声音却依然坚定清晰,那就是――
传统媒体遭遇挑战
记者:黄教授您好!2005年,《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等一些主要的平面媒体出现了广告下滑的迹象。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声
音:中国报业遭遇“拐点!”对于这种观点,你是如何认为的?
黄升民: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报纸广告增长7.08%,广告经营每况愈下。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的话,部分报纸将出现零增长或者负增长。而且,随着媒体投放越来越透明。商家对于广告的投放越来越谨慎和理智。而在电视、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中,报纸广告回馈的是最不透明的。因此,当商家决定投放广告时,必定要先选择透明的媒体。这样对于报纸来说,还是一个考验。
当然,我们更不能忽视新兴广告载体对报纸广告的分割。当楼宇广告、户外广告和互联网广告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的时候,必定要从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分出一块蛋糕。
但是,我不认为这是报业出现“拐点”的征兆。还需要再看一看,让市场来检验作为一个传统媒体,报纸并没有过时,它还是一个传统的强势媒体。起码很短的时间无法代替。
记者:为什么此次对经济发达城市的报纸冲击最大,而像西安这样的城市却几乎没有出现?
黄升民: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国家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对于一些中小城市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在北京、上海这样房地产泡沫比较严重的城市冲击是最厉害的。也是对报纸特别是都市报影响最大的。
记者:如果报纸失去了广告这个赢利武器的话,它还靠什么生存下去?
黄升民:这次广告“危机”至少给我们报纸经营者提了个醒:报纸并不能单纯的依赖广告。应该重视多种经营和品牌打造。目前,很多报纸主要靠广告收入来养活。当然这是重要的途径。报纸应该把广告经营的思路转向多种经营,比如搞活动,做产业链的延伸。塑造一个报纸品牌。只有这样报纸才能生存下去。
“颠覆”市场为时过早
记者:和报纸广告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广告和户外广告的增长。有人说,他们将是未来新兴的力量。对此你怎么看?
黄升民:应该说网络和户外广告的发展都非常迅速。这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可以肯定他们将成为未来中国广告的新兴力量。
记者:2005年网络广告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但是从目前来看,三大传统门户网站就占了60%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距?
黄升民:这种现象我认为是正常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只有十年时间。在国外户联网的赢利模式是通过收费而实现的。目前,在中国人们还没有享受收费信息的习惯,所以只有信息量大的门户网站才能实现赢利,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记者:这次网络广告的增长,是否还会成为一种泡沫呢?
黄升民:网络泡沫的形成是因为当时网络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出现现金流。从这次网络增长来看,原始的概念炒作已经过去了,开始出现了现金流。而且,中国目前网民已经突破了1亿,并且都是年轻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更重要的是商家很看好这个市场。比如宝洁公司已经开始把广告投放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投放。所以,我认为,网络出现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户外广告和网络的兴起,会不会引起广告市场的颠覆性的变化?
黄升民:户外广告和互联网广告是被最看好的,最有希望挑战传统媒体的新兴载体。他们的出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使广告市场出现了一些分流。但是,2004年互联网只有8个亿,户外也只有100多个亿,虽然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威胁,但目前不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中国广告市场在盘整
记者:你认为2005年中国广告市场混乱正常吗?
黄升民:混乱并不代表衰退,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报刊广告遭遇“冷冬”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的,而且和国际形势也息息相关。比如:汽车广告下滑是因为汽车消费陷入低谷,而汽车消费弱正是由于国际燃油价格的上涨。放开对外资公司的限制,也是为了引入竞争。
记者:你对2005年中国广告市场有何评价?
黄升民:与其说2005年中国广告的形势是混乱的,倒不如说这是盘整的一年。传统媒体在经历挑战以后逐步调整自己。本土广告公司也在外资进入之前壮大自己的力量以迎接挑战,整个中国广告都在盘整。2006年,中国广告会更好的。
- 返回顶部
- 责编:5sw
- 浏览:
- 来源:今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