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楼宇经济 > 特色小镇 > 浏览文章

浙江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7/6/5 10:20:39
导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适应和引领国内经济新常态,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规划和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作为浙江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升级,发展七大产业的重要抓手,并在2016年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战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适应和引领国内经济新常态,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规划和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作为浙江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升级,发展七大产业的重要抓手,并在2016年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战略。

  特色小镇创建的实践

  以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为代表的79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和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新常态下基于自身产业特色,破解空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改善人居环境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新举措和新亮点。

  特色小镇的创建不仅立足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条件,将主导产业明确定位于符合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产业,特别是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注重各大产业间的错位发展,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成为推进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特色小镇的投资项目精准化、建设进度高速化,投资基本集中于特色产业和基本配套设施,已成为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增加有效投资,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抓手。2016年前三季度,130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和培育对象共实施建设项目224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1.1亿元,占全省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5.2%;特色产业投资682.4亿元,占特色小镇固定资产总投资的62%。

  特色小镇在产品升级上致力于变传统的“大工厂”为“新社区”,变惯性“经验制造”为创新“需求制造”,变产业的“低小散”为“高精尖”;产品产业优势逐步呈现,综合效益逐渐产生,已成为浙江省新常态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

  特色小镇强调创业环境、宜居空间的打造与完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自然和谐人居空间吸引了大批人才的入驻,人才聚合功能逐步呈现,已成为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人才引入和留驻的重要平台。

  特色小镇创建的经验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探索与实践初步证明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可行性和成效性,同时也强调其创建与推进必须着眼于经济新常态,顺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产业是重点,特色是关键;创新是活力,人才是关键;历史人文是底蕴,文化是灵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规范秩序、制度要素创新供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仍然存在一些尚需注意与改进的地方:强调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注意“先行先试”政策的精细化、可操作化;进一步理顺考核标准严格性与灵活性间的关系;创新多维度、多方式解决人才、资金及大项目普遍缺乏等问题。(原标题: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 作者:吴晓露 为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编辑:吴晔、张韬)

关键词:特色小镇,浙江特色小镇建设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浙江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