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楼宇经济 > 特色小镇 > 浏览文章

创新不止 特色小镇之“云栖”路径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8/9/18 13:57:37
导读:今天,我们走进云栖小镇很多企业的办公区,都能从玻璃窗向外探见一抹抹的绿色,小镇建设把山水、人文景观透视出来,使在这里工作的人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逐渐构筑起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空间秩序。

    选择的路径

  “到底是一群平凡的人在做一件不平凡的事,还是一群不甘平凡的人在做一件平凡的事?”

  说这话的是数梦工场董事长兼CEO吴敬传,21年前她就是一个背着硕大的设备器材奔走新疆大漠的创业女将,也许不会想到21年后,她会和一个叫“云栖小镇”的地方产生交集,成为这个小镇孵化的重量级独角兽企业的掌门人。

  同样是21年前,宋城和未来世界相继开业,绕城公路和之江大道先后通车。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它们几乎都是这一区域的代名词。很多人并不知道,再往西南,有一个叫“转塘科技经济园区”的地方。

  今天,我们走进云栖小镇很多企业的办公区,都能从玻璃窗向外探见一抹抹的绿色,小镇建设把山水、人文景观透视出来,使在这里工作的人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逐渐构筑起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空间秩序。但在以传统GDP为价值追求的发展模式中,这样的情景是不可想象的。时代在产业大潮中疾驰而往,人被裹挟在产业和潮流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对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对钢筋水泥的推崇,对速度和数字的盲目追求,留给我们一条越走越窄的道路。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我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可以把企业做得更大,就特别迷茫,然后我出去旅行、打拳、越野。等我真的放下了,我反而就想通了。”放下和重启,让葛立稳带领神途网络迈向了“神途”游戏生态系统。

  而此时的转塘科技经济园区也正从迷茫中抬起头来。

  随着世界新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取代传统因素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并日益成为主导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尔科特金在《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一书中所阐述:“数字革命重塑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区域、产业、城市的发展形成了新的聚集逻辑。”

  “在资源、环境、成本的多重挤压下,我们需要以生产要素的整合、以基础设施效率的优化来重构优势。”云栖小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根据他们当时的分析,条块分割不再适合新经济发展需求,相反,强调具有人文关怀、用地集约、适合人居的环境,强调自主创新和市场机制,摒弃自上而下规划的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以人为本”高度和谐、深度融合的空间创新,正是大势所趋。如果说工业园区是传统制造企业的集聚空间形式,那么与之对应,“小镇”则是后工业时代生态圈的空间载体。

  也在此时,转塘科技经济园区将目光瞄准了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在2012年前后,知道云计算的人还寥寥无几。但转塘科技经济园区想要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想法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在杭州市的支持下,西湖区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杭州云计算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试行)》文件,推进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软件、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由此,云栖成为了浙江省首个云计算产业园。不可否认,正是西湖区乃至杭州市政府的前瞻眼光和果敢魄力,让云栖小镇在云计算发展史上留下了今天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8月,省领导参观云栖小镇,云栖小镇管委会负责人至今都对那次参观印象深刻,因为就在领导来之前,他们经过了一番激烈讨论,到底要不要在这个时候把“小镇”叫出去?在这之前,浙江人对“小镇”的印象都停留在建制镇,一个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叫“小镇”是否合适?

  就在此时,有人提起了小岗村。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和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彼时的云栖就决定要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或许这就是融入浙江人血脉里的“红船精神”。所以,这样的精神一定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有,而是一个集体的共同信念和旗帜。

  正是一个“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浙江,“产业生态+小镇形态”推动浙江转型升级的模式被充分肯定。领导在现场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也感叹于浙江各级领导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特色小镇”理念被一次次深入推进。

  事实证明,镇小动能大,小空间承载着浙江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战略。三年多来,从浙江的众多特色小镇中,我们能清晰看到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智慧谋略、推进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精准招法,特色小镇也已成为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成功实践。

  而云栖的脚步从未停歇:阿里云、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数梦工场、北大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云栖中心,孙家栋院士领衔的北斗卫星芯片“微系统模组”及“北斗自主时空研究院”项目……这几年来,以创新驱动打造特色小镇“升级版”,它正在朝着全国的样板、产业的标杆、信息经济发展的典范继续努力,构建云栖产业生态,挑战科技创新制高点,云栖小镇也逐渐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的一张新名片,而每年一次的云栖大会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已经成为杭州向世界展现国际范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云栖小镇的前身是传统工业园区,创建之初,无论是产业和形态面貌都与特色小镇差距很大。如何用特色小镇的理念来推动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实施腾笼换鸟,如何进行规划建设和面貌提升,它都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和实践交上了一份值得借鉴的“浙江方案”。而“云栖路径”对遍布中国大大小小的传统产业园区的启示意义和价值,或许今天我们依旧无法估量。

    事业的圆心

  我们再回到开头那句话,“到底是一群平凡的人在做一件不平凡的事,还是一群不甘平凡的人在做一件平凡的事?”吴敬传说,他们创立数梦工场,不是因为没有品尝过成功的滋味,恰恰是成功过后才再次选择了走出舒适区,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归为“不甘平凡的一群人”。

  “出来了挺后悔的,但是如果不出来就更后悔。”同样在云栖小镇的“政采云”高管团队中,有部分之前都是机关干部,现在他们适应着“996”的生活节奏,和“8090”后一起喝着咖啡,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冲浪和激荡。

  “不甘平凡”让数梦工场提出了新型互联网的理念:作为一种敞开想象力的资源整合,业务再造,新型互联网正在催生政府、产业和城市一系列的创新变革,引领新治理、新服务和新经济。从2015年开始,数梦工场就开始服务浙江“最多跑一次”,深入参与了这场引领全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改革;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数梦工场助力吉利汽车新营销,实现6000台领克01量产版137秒被秒光,57分钟完成全部支付,刷新了汽车行业的销售记录。当领克02上线时,在短短11天内总订单量破万,平均生成1笔订单用时不到2分钟。

  “不出来会更后悔”是因为,“政采云”平台的推广运用,实现了政府采购“零上门”服务,将事前审批尽可能地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简政放权,对提高政府采购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大意义。对真正想为社会进步做一点事的人来说,这样“实干”的机会,是不愿意放弃的。

  云计算和大数据所带来的智能浪潮,让他们紧紧团聚在了一起。而这个圆心,就是阿里云。当问及这几年云栖大会最大的变化,阿里云副总裁李津开玩笑地说,美女多了、外国朋友多了、老人和小孩也多了。这样的变化背后,其实正是中国云计算产业从“梦想照进现实”的最真实映照。

  从听说,到知道,再到应用,云栖小镇和阿里云一同成为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拓荒者”,今天他们也正在离那个“杭州与西雅图”的故事越来越近。

  要营造和培育起一个新的产业生态和氛围,阿里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身体来温暖”。2013年云栖大会的前身“阿里云开发者大会”首次在转塘举行,自此至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带领这家公司从接触到融入到辐射。如今,阿里云及相关业务群已整体迁至云栖,开辟了阿里巴巴“飞天园区”。夜深人静,园区的灯光就成为了云栖“夜空中最亮的星”,而这颗“星”也正在追赶时间的脚步,去竞逐全球技术的制高点,重塑云计算产业的世界格局。

  云计算不只是工程师们的舞台,而是我们真实的生活。

  在浙江义乌的一家饰品企业,一名工作人员打开一个像“微波炉”的箱子,把一款项链放了进去,项链在里面转动几个角度,不多久,他的手机上就呈现出了一组戴在某位明星身上的场景美照。这个长得像“微波炉”的智能硬件终端,就是位于云栖小镇的“商圈网络”自主研发的商拍酷宝(COBOX)系列智能摄影台。

  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力量。作为一家以商业领域的图形图像解决方案为基点,为客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商品展现和精准营销解决方案的技术型公司,商圈网络就是希望能成为全球中小企业连接互联网和赋能新零售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目前,在国内已有2万多家企业在应用我们的智能硬件和移动应用解决商品拍摄和营销问题,在东南亚我们的产品也很受欢迎。”商圈网络创始人虞洪强说,同时他们也在500多家大专、中职院校部署了eBizLab视觉营销人才育成系统,3年后这个数字将变成1000家,也就意味着每年可以向社会输送10万左右经过系统充分训练的视觉营销人才。

  有一名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生参观完云栖科技博悟馆后说:展厅不大,却潜藏了足以改变未来中国的能量。就像博悟馆入口处那个24层不等分的锥形标志,每一层都能旋转,旋转出的是一个超乎想象以及无限可能的科技中国。这或许也就是今天的云栖,它倡导的“意义观”,展现出一种更大格局的思考。

  2016年7月在云栖小镇诞生的“杭州城市大脑”,由阿里云、数梦工场、富士康、依图科技等13家对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有深入研究的企业以及整合杭州市11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共同参与建设。目标是让数据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和决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够自我调节、与人类良性互动的城市。城市大脑是全球首创的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高效管理城市,为世界城市解决共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瞄准当下,更要剑指未来。

  “假如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西湖大学。”2018年7月18日,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一场讲座中对年轻的学子们称。云栖小镇,是西湖大学主校区。淡黄色的大门设计简洁,“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九个大字嵌在大门正上方。施一公曾形容西湖大学,“为梦而生”。这个梦想,即让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曾经引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中华民族,重新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引领世界。

  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近年来蓬勃发展,但目前主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还未在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尝试。“这个空白需要一代人携手迈出第一步去填补。”这一次,云栖小镇又和西湖大学共同迈出了这一步。

    文化的地标

  乔布斯曾问可口可乐前总裁斯卡利:“在剩下的人生中,你是想继续卖糖水还是想和我一起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不同,从来不是某一家公司的壮志雄心,它是每一个科技推动者的使命。云计算正在为各行业、领域带去革命性的改变,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与推动者,身处其中的云栖人在满怀激情的同时,也体会到强烈的使命感。

  “做成了是远见,做不成就是胡扯。”2013年以后的几年中,这句话就是悬在云栖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去拥抱变化,但勇气从何而来?有人说是因为“相信”。的确,在走访中,我们无数次从创业者口中听到了这个词,这个词也见证了王坚博士和云栖小镇对核心技术的直觉和坚信。但我们更愿意认同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确定性中,我们不知道未来还会踩几个坑,但我们能保证每一个坑都不是白踩的。”

  2016年2月,云栖小镇作为产业先导型城镇化的代表,在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与特色小镇发布会上向全国作了经验介绍。云栖小镇将自己的产业发展经验总结为——创新牧场——产业黑土——科技蓝天,即打造草根创业者创新创业平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平台,由此问鼎科技和人才的制高点。其中“黑土”一词,不仅代表稀少、有营养,也暗含了这里有很多失败的苦涩沉淀。

  云栖小镇凝聚人的不是对于“成功的渴望”,而是对于“未知的向往”。

  在小镇的林荫路边,竖着一个不动的雕塑,这背后却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大巴山位于中国西部,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远在深山里的一个铁路工人通过自学阿里云的云技术,成功破解了困扰铁路施工多年的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给阿里云发了一封问题邮件,没想到的是,这封邮件让王坚博士和他的团队专门赶到了巴山。在一条长达30公里的隧道里,吴磊打开手机,向王坚展示自己创建的系统。这件事情感动了很多人。在云栖大会上,这位叫吴磊的铁路工人走上了舞台,他说“无论是在大山里,还是云计算研发中心,我们对创新的追求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追求、坚持和云栖小镇的勃勃生气在本质上是类同的,那就是人类对创新的不懈努力。”今天,这个他和铁路工人花了30多个小时运来的“巴山鼎”雕塑,成为了云栖精神最真实的诠释。

  如果不是因为云栖大会,云栖会展中心是一个大型的文体中心。有人说,为什么不引入一家会展公司把它运营起来,这里边的收益和成效也一定不会太差。很多时候需要面临“舍与得”的考题。追求远方的道路上,诱惑重重。云栖锚定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就像阿里云副总裁李津说的,创业者真正想要的是“有温度的配套”。因为这样的温度中积蓄着强大的势能。

  今天,中国复兴之路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产业和技术如何发展提升之路。杭州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已经站在了世界瞩目的位置上。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如何把杭州的产业向国家需要的方向发展,唯有创新。

  这种创新发生在实验室里,发生在流水线上,同样发生在咖啡馆、在跑道上,在“云栖竹径”的天大地大与自由生长中。如果说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生命力,那么特色产业的生命力又是什么?

  这几天,无论是转塘、滨江还是杭州城区,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都被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人占满。一个城市的酒店服务业会因为云栖大会而受到考验,估计这是很多人之前没有想到的。年轻的活力已经在云栖的角角落落开始蓬勃涌动。

  2014年,商圈网络创始人虞洪强还是浙江大学的一名老师,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云栖大会,“我真的被现场的氛围震惊了,原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记得5年前现场就稀稀拉拉8位外国朋友,但是现在参会人员遍布五大洲80几个国家,而且他们开始上台演讲,深度参与到这个‘中国技术’的舆论场中。”阿里云副总裁李津亲历了云栖大会从露天菜地到如今星光璀璨的蜕变。如今,它已不仅仅是杭州每年一次的大事件,更是全球三大技术峰会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热爱和创造被集聚在这里,音乐节和彩虹跑等围绕云栖大会IP的延伸活动也越来越丰富,这已经是一场可以“玩起来”的技术盛宴。

  2017年的云栖大会以一种特别人文的方式奠定基调,小号独奏的悠长、深沉、悲伤又充满慈悲与力量。尽管“人工智能”是未来的方向之一,但人类更加拥有开创的智慧。无论新技术怎样发展,都将回归“人文”本身,更加关注怎样更好地服务于人,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也因此,今年5月25日,同样在云栖,一场“撕掉标签”的云栖2050大会,未来感的前沿科技,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科技感爆棚的体育新体验轮番上演,这场汇聚了2万人的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热爱科技的青年。他们用自己的创意、知识和热忱实践了“科技未来属于年轻人”这句话。

  这些大会小会,云栖科技博悟馆、百草园、云栖下午茶、云栖techday、淘富成真几百场的活动汇聚而成云栖小镇创新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写照。这是超越了所有物质支撑而形成的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我们需要梦想在现实中妥协、放弃、磨砺了很多次之后,还有一种力量温暖心灵,文化就是这种力量。我们也相信,不久的将来,即使不是云栖大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云栖驻足,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是中国产业文化的一个新地标。

  后记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真正的英雄既能深刻领悟历史运行规律,更能主动营造社会发展前景。

  在平等开放、自由创造的云栖,英雄是每一个人的标签。

  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在改革路上、在技术禁区“吃螃蟹”,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而那种挑剔和匠心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完美和技术的行业颠覆性,乃至发展模式的突破上。也由此,云栖小镇在中国的“创新版图”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标。
    (原标题:创新不止 特色小镇之“云栖”路径 朱言、赵路、郑少曼、冯涛)

关键词:特色小镇,云栖小镇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浙江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