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楼宇经济 > 产业园 > 浏览文章

宁波海曙区抢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新高地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9/6/27 11:26:43
导读:抢发展之机、立跨越之志、担大梁之责,全力打造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新高地。依托海曙扎实的产业基础,强劲创新能力,海曙区委书记孙黎明表达了决心与信心。

    (原标题:海曙抢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新高地 本版内容由海曙区全媒体中心、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提供)

    “这是海曙产业发展由散转聚、由旧转新的倒逼之举,是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

    今年5月,宁波市召开全市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大会,激发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海曙区产业优化升级,面临一个全新挑战。

    抢发展之机、立跨越之志、担大梁之责,全力打造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新高地。依托海曙扎实的产业基础,强劲创新能力,海曙区委书记孙黎明表达了决心与信心。


海曙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海曙区经信局提供)

    聚焦数字经济、科创智造
    甬新创智论坛搭建平台

    机器人取代油漆匠粉墙饰屋指日可待?企业数字化系统平台能否优化用户体验和购买力?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中求同存异,企业如何打造适用本土的创新科研产品与服务?政府又该如何协助企业掌握数字化工具,推动整体产业转型?

    今天,一场以“创新甬筑,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19宁波-新加坡创智论坛在宁波海曙区举行。作为6月25日的第14次浙江-新加坡经贸理事会会议的活动组成,论坛的开展旨在搭建创智企业、产业集聚的互动平台,并成为海曙区产城融合的“马达”。

    论坛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新加坡联合早报和凯德集团承办。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受邀以主宾身份出席论坛并致辞,宁波市领导致开幕辞。

    来自新加坡、中国两地的10多位知名学府教授、产业智库研究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及200多位新甬两地嘉宾共聚一地,围绕数字化科技驱动对产业生态圈的影响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寻产学研界的跨界变革与融合发展。新加坡和宁波将从各自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出发,拓宽多领域合作。

    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
    打造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

    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是凯德集团和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在城西望春工业园范围内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业园项目,也是新加坡企业与宁波地方政府在市区范围内的首个同类合作项目。

    产业园位于国家级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核心范围内,临近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杭甬高速公路、在建的地铁5号线一期起点站以及规划中的高铁西站。杉杉新能源基地、栎社保税物流中心以及一批新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项目环伺周边,区位配套及政策优势十分明显。

    园区总规划面积约1336亩(约89公顷),远期总建筑规模可达100万平方米,开发周期5年至8年。

    中新双方将共同负责园区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导入、配套生活设施开发、园区运营及物业管理等,重点吸引智能制造研发、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科技企业总部等海内外优质客户落户园区。

    为实现浙江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建设“未来社区”的愿景,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着力打造一个生态优良、亩产高效、配套完善的产城融合式智慧型园区。

    凯德集团已于今年4月获得产业园的首期启动地块。该地块性质为创新型研发产业用地,占地约45亩。集团计划在此开发建设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产业研发楼宇和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动工,2021年内完工。

    凯德集团是亚洲知名的大型房地产集团,并在新加坡上市。目前,凯德在中国所管理的总资产规模约2400亿元人民币(473.5亿新元)。凯德将致力于创新性地构建和实践本地化的发展战略,契合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不断开发和提供可持续的城市空间产品与服务。

    近期,在收购星桥腾飞之后,凯德的业务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扩充,涵盖了从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办公楼、住宅、住宿(服务公寓、酒店、长租公寓)直至物流及工业地产、产业园等各种资产类别以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和基金业务等。

    海曙“底气十足” 集群效应显著

    今年1月至5月,海曙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5%,位居宁波市第3位,展现了海曙区制造业争先跨越的良好趋势。

    这里是中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纺织服装、软件和新兴服务、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集群态势明显,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数量占全市半壁江山。

    其中,海曙区纺织服装企业产值占浙江省九分之一,品牌数量占宁波市80%,去年全年利润率同比增幅高居全省传统制造业分行业改造试点首位,计划2021年全产业链冲刺千亿元人民币产值。

    有了集群的产业基础,还需要集群的创新平台。

    过去一年,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技术“两院一园”、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为代表的尖端产业平台纷至沓来,“相中”扎根海曙,逐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策源地。

    得益于创新人才、创新要素的集聚,海曙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在2018年完成138家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诊断工作,提前一年完成有需求规模以上企业智能诊断全覆盖。

    多家企业入围浙江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市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培育梯队。一大批小微企业迅速成长起来,5家企业获省级新上规模企业“创业之星”,数量列全市第一。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浪潮已来,转型、变革、创新迫在眉睫。下一步,海曙将深入开展“转型升级提质年”活动,扶优培强,打造高地,争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全国时尚智造创新示范区。

    大项目、大创新、大服务
    产城融合彰显“海曙力量”

    海曙是宁波空间留白最多的中心城区,拥有临空经济示范区、望春工业园等大平台,蕴藏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正加快打造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集聚区。

    招商引智“小分队”主动出击,“3315系列计划”入选项目19个,居全市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引进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团队120余个,今年第一季度引进高端创业创新人才团队120余个,做到了“敢于异想天开谋项目,勇于虎口夺食抢项目”。

    四大研究院的赋能效应日益显著,深入开展“千百十”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行动,研发投入增长25%以上。打好亩均论英雄改革、小微企业园建设等组合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技改和智能诊断全覆盖,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增速30%以上,促进新兴产业“增量崛起”。

    “三精准、三到位”服务企业活动也如火如荼,试点“标准地+新型产业用地”出让模式,优化政策要素供给。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在全市首推“无差别全科受理”审批大厅,企业投资项目“三员”代办,审批事项一窗受理率全市最高。

    “我们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培育肥沃的创新土壤,看好海曙、选择海曙,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共识。”孙黎明说:“我们将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为宁波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贡献更多的海曙力量。”

关键词: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海曙区产业,海曙区数字经济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宁波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