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转型服务 > 浏览文章

第三波转型:学会如何在“两个鸡蛋上跳舞”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3/21 13:53:59
导读:简短数语,这位有着浓厚人文情怀的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常修泽先生就为我们指明了“十二五”规划期间转型的方向。近日,常修泽先生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时表示

  “十二五”时期发展转型,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发展,就是要以人为本。
  简短数语,这位有着浓厚人文情怀的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常修泽先生就为我们指明了“十二五”规划期间转型的方向。近日,常修泽先生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时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GDP上升迅猛,创造了奇迹。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居民收入“掉队”了,消费被压抑,没有同步增长。如何缩小这个差距,是今后政府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第三波转型将是整体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中国历史纵深大视野审视,我们现在即将面临第三波历史大转型。
    第一波转型,叫做社会制度转型。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以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为标志,转型完成。
    第二波转型,叫做经济体制转型。从1978年12月开始,到今年已3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应该说已经建成,但是改革仍然在攻坚的过程中,第二波转型远远没有完成。
    现在,我们又面临着第三波转型,这一次是整体发展模式的转变。第三波转型应该如何转?
    第一,应由边缘转到前沿。从经济领域上看,中国还站在世界的边缘。经济格局中最重要的是货币体系格局,虽然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在世界货币体系里,人民币基本没地位、被边缘化。下一步中国应该由边缘向前沿转移。
    第二,由隔阂到融合。中华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先进文明之间有很深的隔阂。按照世界和谐的期待,中国的文明应该和世界其他的先进文明逐步交融。现在虽很难融合到一块儿,但应该通过交融最终达到“融合”。现在世界上有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斯宾格勒的“活力论”、汤因比的“成长论”、列维·斯特劳斯的“均衡论”等,而我想探索的是“文明融合论”。
    第三,由不可持续到可持续,这是对文明的一种期待。中国要“告别边缘,告别隔阂;走向复兴,走向融合;兴而不肆,融而不阿”,保持冷静的头脑,共同打造人类文明。
    第三波转型转到哪里去?观察中国的大势,观察中国的未来,我建议从经济转型、政治变革、社会共生、文明交融、天人合一这五个方面去思考。

    学习在“两个鸡蛋上跳舞”

    “十二五”时期发展转型,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近年来,收入分配向三个方面倾斜:向企业的利润倾斜、向政府倾斜、向垄断行业倾斜。在当前的分配格局下,从2000年-2007年,政府储蓄率由2.6%上升至10.8%。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财富增长迅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出现的问题,即对人自身发展的忽视。1978年至80年代初期,GDP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支出大体是一致的。再之后,经济增长的曲线图越走越高,但百姓消费明显跟不上,缺口越来越大。经济增长速度这样高,为什么百姓收入却跟不上?问题出在分配上,国民收入对政府和企业这两个主体倾斜度比较高。因此这次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目标,要让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同步。
    “劳动报酬”的增长同步,就是全体居民里的劳动者,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的职工、干部、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等,大家的劳动报酬都要增长。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发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个也不能少。
    中国的未来走向一定要找到发展均衡点。如拉美一句谚语所说,学会“在两个鸡蛋上跳舞,不要把任何一个鸡蛋踩破”。中国要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公正化”这两个鸡蛋上跳舞,不要把任何一个鸡蛋踩破。踩破经济市场化必然导致倒退,踩破社会公正化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公正、不公平。
    中国经济转型提升必须树立人本实质论。要使全体人民“共享”四个方面高端的成果:共享改革发展高端的物质成果;共享改革发展高端的文化成果;共享改革发展高端的社会成果;共享改革发展高端的政治成果。

    让三匹马同时拉好一辆车

    发展转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发展转变,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扩大内需。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都是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不是三辆车,而是三匹马拉着一辆车。
    过去国家经济发展这辆车主要是靠一匹马来拉,叫做出口导向型、投资驱动型。特别是看中出口这匹马,而忽视消费这匹马。十七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十二五”建议书,第一次把消费作为三匹马之首,明确地写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内需——原话叫做“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者内需”的战略,把扩大内需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现在中国的消费率是49%,其中居民消费只有35.3%,居民的消费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老百姓消费率这么低?“十二五”规划做了一个深刻的思考,特别是提出一句话:“着力破解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一句就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产业发展。国家未来要培养哪些新兴产业?中国是制造业的大国,所以第一个就是提升制造业。第二,几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除了制造业,还要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次“十二五”规划有一个从来没说过的新提法,就是“把服务业大发展列为经济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实行“奥运五环式”的改革

    “十二五”规划中有一些新的思路,就是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我建议,未来要实行五环改革,像奥运会的五个环连接在一起。第一,经济改革;第二,政治改革;第三,社会体制改革;第四,文化体制改革;第五,生态环境制度改革。这五个环,环环相扣,构成国家整个综合改革的“路线图”。每一个环有个轴心,比如经济改革的轴心应该是市场化;政治改革的轴心应该是民主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轴心应该是和谐化或者是公正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轴心是先进化和多元化;环境体制改革的轴心是文明化。
    要把握“五环改革”之间的“交扣性”,使之交融一体。同时,要增强改革的动力。这几年来,改革动力有一些衰减,这个问题不光是局部问题,也是整个全局的问题。怎么解决动力的问题?可能要面对权贵资本的矛盾,把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积极性、创造性再呼唤出来、激发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需要新一轮思想解放,一场更广阔更深刻的改革。

    讲师名片 常修泽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企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特聘专家、香港政策研究所特邀顾问、香港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台湾社会大学台商学院兼职教授等。

关键词:转型升级,第三波转型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每日商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