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融改革的热度与速度(2)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2/8/27 15:22:15
不过,从登记情况看,资金出借方与资金借入方之比约为3:5,借出登记总量偏少,成交率也偏低,仅为借出资金登记数的13%左右。对此,徐智潜坦言,登记中心刚成立公信力不足、担保方式不完善、民间信用体系元气尚未恢复等都是影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向社会发布了民间借贷利率指数:6月份平均月利率指数为1.30%。发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在全国还是首次。温州市鹿城区金融办主任张香梅说,发布这种指数,旨在真实反映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促进民间借贷的阳光化、规范化,也有助于对民间金融市场的风险预警和规范管理。
寻找疏导良策,让民资浩荡“洪流”浇灌企业融资“旱田”
民间资金的大量集聚,必然要寻找“宣泄口”。而实践证明,灰色炒钱,绝非温州民资的出路。堵不如疏,温州民资的阳光化“出口”又在何方?
在温州车站大道学院大厦一间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有两块招牌颇为醒目——一块是白底红字刻着“方兴钱庄”的木制招牌,另一块则写有“民间金融探险者”的字样。这两块牌子属于同一个主人——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的“吃螃蟹者”,方培林的民资“金融梦”已做了近30年,至今未能圆梦。对此,他深以为憾:温州有兴办民营银行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之所以迟迟办不起来,主要还是一个政策开放度的问题。
在温州,像方培林那样欲圆民资“金融梦”的大有人在,温州金改让他们看到了圆梦的希望。4月初,12家温州商会联名向温州市政府递交了成立 “温商银行”的报告,几乎就在同时,温州民间股份制城市合作社创办人之一的杨嘉兴等人又发起了设立“温州行业银行”的建议。在温商们看来,成立民营银行是互利共赢的好事,既能解决民资的出路问题,又能解决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饥渴。
尽管从现实看地方兴办民营银行的条件尚未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温州人的“金融梦”遥不可及。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叶新明说,用务实的眼光看,金改给温州民资进入金融业提供了不小的机会与渠道,各级政府也尽可能为民资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创造条件。像小额贷款公司今年内将从现有的28家增至65家,2013年将发展到100家。此外,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及1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温州银行增资扩股等,都向民资敞开了大门。
瓯海恒隆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黄建勤认为,金改不可能什么问题都解决,民资阳光化关键在于从何处切入。“小贷公司作为吸纳民资最直接和最基础的平台,可以更充分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在他看来,今后应把小贷公司真正办到农村去,注册门槛也应放低,因为真正从事民间借贷有不少都是农村的自然人,藉此还可以规范农村借贷市场。
一边是民间资本的浩荡“洪流”,一边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旱田”,如何有效疏导,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旱田”?
将民资引入实体经济显然为政府所心仪。瓯海区金融办副主任陈海东认为,民资阳光化的另一个侧重点就是合理引导、把握民资投资流向,通过建立相应平台,把大量民间资本集聚起来支持企业、支持实体经济。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由此应运而生。
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是温州首家民间资本服务类公司。经过数月的运行,已初现雏形。董事长黄永平一如往常的低调:“‘信通’能喝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头口水’,离不开‘政策红包’的支持。”“信通”享受的政策红利主要有两块:一是采用类似私募基金的做法,按1∶4的杠杆比例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按“信通”注册资本1亿元便可放大到5亿元资金规模;二是参照风投的做法,对实体企业进行财务投资。目前,“信通”坚定地投资实体经济,除一些政府项目外,还第一时间进入因危机引发资金链断裂但质地较好的企业,既解决了困难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又有序引导民资流向实体经济。在温州,类似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目前已有2家,开业以来已合计向18个项目投资7430万元,今年内争取发展到6家。
更多的民资在寻求以更专业化、更现代化的方式注入实体经济。据温州市金融办监管处处长余谦介绍,市里正着手设立政府平台建设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而龙湾、平阳、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已先行一步,组建并运作相关投资基金。
这显然让不少温商为之心动。在温州市股权投资协会会长、环亚创投PE投资基金董事长胡旭苍眼里,温州人素来喜欢债权融资,而对股权融资认识模糊。尽管这几年温州PE(私募股权投资)也在发展,迄今全市已有40多家PE机构,管理资金规模250多亿元,但这与温州庞大的民资相比只是一个“小头”。更重要的是,温州不少PE都是本地发芽、外地生根,资金都投到外面去了。“PE投的就是实体企业,这块空间很大,所以温州应通过金改尽早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大力拉动PE在本地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比如通过减免税负等,争取吸引在外的温州PE资金回流。”他建议说。
服务实体经济,构筑多元化融资体系破解“两多两难”
就在一些企业失陷联保、互保圈危机之际,6月19日,温州金改再出新举——首家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崭露头角。温州市商务局与民生银行温州分行合作成立了民生银行温商城市商业合作社。
这一模式的亮点不仅在于为小微企业解开“缺少担保”这个死结,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企业承受的担保风险压力。温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健说,通常的互保模式是,一旦一家企业出事,其他关联企业就要帮它补上全部亏空,承担的是“无限”的风险责任。而这一合作模式下企业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即以小微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为限,一旦某个企业无法还贷,其他企业所承受的最大风险至多是把基金全部赔完而已。
这只是温州金改为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而付诸实践的最新创举之一。
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来破解这“两多两难”,堪称温州金改的核心价值所在。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中国股权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一语中的:金融改革的立足点最终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从这层意义上看,温州金改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使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型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全国最低,借贷效率全国最高,专业化程度全国最优!这意味着温州金改必须对现行的融资体系作脱胎换骨式的革故鼎新。
我们欣喜地看到,温州正不懈地为之努力——
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出台鼓励和支持金融业发展改革与创新业绩考核办法,鼓励辖内各银行在信贷规模、授权授信、利率定价、绩效考核、对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等方面对小微企业实施倾斜;创新产品与服务。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产品与服务;龙湾区在全市首创科技产业化项目贴息贷款,每年财政安排科技项目经费1000万元,以1:10杠杆比例,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同时,每年斥资100万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交行、广发、温州银行等试水专利质押贷款,已放贷9000多万元,总额占全省的50%。
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温州银行已获准在省内筹建7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支行,其中3家落户温州当地,并设立小微企业信贷扶持专项基金。
……
不仅仅是帮助企业获得间接融资,温州还在想方设法辟设直接融资渠道。温州企业一直来对上市融资热情不高,当地政府就主动上门鼓励、推动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为此建立了上市资源后备库,目前已构成了共4批67家拟上市企业的梯队。4月26日,“奥康国际”正式登陆沪市,由此成为温州金改后首家上市的温州企业。
债券融资以前是大企业的“专利”,温州借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之机积极拓展债券融资。7月24日,温州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江南阀门有限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成功发行,该债券期限为2年,发行规模5000万元,票面利率9.2%;温州市安居房开发有限公司7年期企业债券成功募集资金12亿元,将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此外,首笔15亿元中期票据融资也已正式发行……
江南阀门董事长黄作兴告诉我们,单就融资成本而言,中小企业私募债与银行贷款相比并不占优势,但私募债是温州金改过程中难得的机会,不仅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渠道,对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一次提升。“可以说,通过这次发债,江南阀门的财务更为透明、治理结构也更规范,距离上市越来越近了。”黄作兴语气里透着兴奋。
温州金改起步良好,但任重道远!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浙江日报
相关阅读:
- ·温州6000亿民间资本大多仍在观望(03/26)
- ·温州民间借贷:“48%利率上限”未确定(03/20)
- ·温州各界热议金改细则 民资期待迈新步(11/27)
- ·温州金融改革12条细则出炉 建立民间利(11/23)
- ·温州金融改革赴香港“引资引智”(11/16)
- ·温州:“金融改革”下的企业众生相(10/22)
-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启用 规范民间融资迈(05/07)
- ·温州金融改革 面向全国招聘金融人才(04/17)
- ·谁是温州金融改革的最大受益者(04/13)
- ·温州金融改革 “个人境外直投”获批试(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