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东、江苏三大经济大省的转型升级攻坚战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2/12/5 14:38:55
十八大会议期间,在人民大会堂的广东厅、浙江厅、江苏厅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广东、浙江、江苏代表团的最重要议题。这些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正在努力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不同模式,寻求继续领跑下一轮经济繁荣的出路。
在这些代表团小组讨论建设的语境中,很少再听到GDP、经济增长竞争的说法,频繁出现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科学发展总水平排名、研发投入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对比等指标数据。语境变化的背后,或是发展观念真正的蜕变。
与转型阵痛同时并存的,是新的崛起的希望。
浙江:主推四大国家战略
浙江在花大力气破解制约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障碍。——浙江省省长 夏宝龙
浙江省省长夏宝龙引用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说:2010年和2011年,浙江科学发展总水平位居全国第四位;2011年浙江的GDP质量指数仅居北京、上海之后,位列全国第三。
夏宝龙表示,浙江把调整结构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浙江在花大力气破解制约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障碍。”夏宝龙说,浙江已开展了四轮审批制度的改革,改革后,省级重点项目的投资审批速度提高了34个工作日,下放了406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的权限。
当下,包括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内的四大国家战略是浙江省主推的重点。浙江省希望通过“四大战略”的改革着力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体制改革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受到全国关注。
过去30多年里,温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创造了温州模式。如今,国务院将温州确定为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将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承担更重的任务。
根据中央给出的整体方案,围绕着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温州将着力构建多层次、良性竞争的金融体系,培育地方资本市场。
根据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介绍,目前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已达30家,另有22家正在筹建,开业的村镇银行已达6家。“温州的民间资金较多,我们同时向全国各地扩张村镇银行体系。”他同时透露,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大量吸收本地民间资本来进行改革。“除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之外,以民间资本控股地方法人银行方面,也有重大进展。温州11家农村合作银行,最近已有2家改制方案确定。今年年底到明年,其余9家也将会以民间资本控股的方式进行改制。同时温州的地方银行也会走这条道路。”
已公布的温州金融改革实施细则中称,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
此外,陈德荣还透露,温州方面正在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合作,以推动温州的中小企业从家族式向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最终使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虽然事实上,温州的中小企业上市的意愿并不十分迫切。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曾在去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温州市政府已经划出大片土地来规划建设一个金融集聚区,“所有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一起,把全国乃至世界的温州人都请到这个楼里来。”
但温州现有的平台、空间、环境,是否能与城市战略地位的提升、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相匹配,这是个问题。
“当然,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是单兵突进,都需要综合配套。”陈德荣说。
广东:攻坚进行时
要牵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使政府职能错位的正位,越位的归位,缺位的到位。——广东省省长 朱小丹
过去的5年,被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形容为“广东历史上发展最好的5年”。
朱小丹给出一组证明数据:2007—2011年,广东三大产业的比重由5.3:50.4:44.3调整为今年底的5:49.7:45.3;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8.3%提高98.2%;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0.4%上升到34.4%;加工贸易当中委托设计加自主品牌生产方式出口占比提高到45%;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分别年均增长18.2%和48.9%,位居全国第一位,国际专利的申请量超过了全国的50%……
“所有这些数据,都能够反映我们转型升级所取得的实际成果。”朱小丹说。
他坦陈,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广东暴露得更早、更充分。
“目前我们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朱小丹将转型升级形容为一场关系广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硬仗。
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表示,要加快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为推动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赢得主动权,“我们的研发投入比重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万元GDP能耗、水耗在全国处最低水平。”
在制造业重地东莞,转型升级是更紧迫的课题。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曾说,东莞转型升级成功之日就是广东科学发展胜利之时。东莞市市委书记徐建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值得欣慰的是,尽管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落后,但在逐渐回升,更重要的是,体现发展质量的一些重要指标也在好转。”他举例,1—9月份,东莞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分别排广东省的第二、第三位;GDP增速虽靠后,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却名列前茅。
东莞提出了“三重建设”,即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发展平台、重大科技专项。在徐建华看来,东莞的企业是“满天星斗,缺乏明月”,要通过“三重”搞一些骨干项目,撑起一片天。目前为止,项目已签约1025亿,“未来两三年内,这是我们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后盾。”
“当前的改革还是要从政府的自我革命做起,以政府职能转变,引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等各项改革。”朱小丹说。
十八大召开前夕,《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十二五”时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批复》正式下发。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省对100项行政审批事项作出调整,包括在广东省区域内停止实施66项行政审批事项,34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意下放管理层级。
朱小丹表示,要牵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使政府职能错位的正位,越位的归位,缺位的到位。
广东期望以政府的转型再次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转型。
江苏:人才优势超越政策红利
我们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挑战,比较突出的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资源瓶颈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破解这些难题,关键要靠创新驱动。——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
相比广东和浙江,江苏省缺乏像国家级新区那样显赫的国家战略政策红利。但江苏的优势在人才,尤其具有海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势。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提出要重点实施“八项工程”,其中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位列其首。
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介绍,今年江苏的经济总量将超过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万美元。从产业结构看,比例更趋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35%,服务业占比达到42.6%。
仅以南京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南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逆势增长17%,其中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产值增幅均超过25%,软件信息服务业产值增长甚至超过43%,均高于工业产值12%的平均增幅。
“但如果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先进国家为参照系,我们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挑战,比较突出的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资源瓶颈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破解这些难题,关键要靠创新驱动。”罗志军说,江苏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5.2%,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南京市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进而推动城市转型,最终打赢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毫无疑问,这场硬仗的核心在人才。
江苏省实施了“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海外人才的引进上明显走在全国的前列。以苏州为例,官方数据显示,苏州人才总量增长率连续9年保持在15%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速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已有3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无锡也推出了“530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30名海外领军创业人)。
事实上,早在2003年前,时任江苏省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就曾作为江苏的“形象大使”,先后两次率团专门到韩日、北美地区招聘人才。在招聘过程中,他不遗余力地宣传江苏,多次到招聘现场和留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回国创业。
后来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李源潮曾表达过这样的理想:未来10年、20年,长三角特别是上海周围,能不能成为世界上科技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若这一理想能实现,苏南当走在前列。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相关阅读:
- ·杭州大厦十年“跃城记” 打造商贸国企(09/11)
- ·杭州坚持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相融并进 (05/27)
- ·嘉兴秀洲抢抓机遇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05/23)
- ·台州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初显成效(05/07)
- ·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初显成效(04/30)
- ·中小企业管理升级迫在眉睫(04/18)
- ·“新浙江现象”之特色小镇:讲述浙江改(03/29)
- ·宁波这家老牌百货彻底“改头换面”(03/25)
- ·杭州西湖区创新创业跑出“加速度”(03/18)
- ·产业互联网成“两会”热词(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