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沪小微企业生存困难 监管适度提高不良贷容忍率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3/7/12 14:31:50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率先迎来了经济增速下滑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冲击。在国务院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措施、要求信贷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后,为深入了解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及目前的金融支持满足度,6月下旬,上证报记者兵分两路来到浙江和上海进行了为期近10天的调研。
在走访了当地银监局、商业银行和部分企业后,记者发现,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体系“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不确定性,也导致小微企业信贷需求萎靡。但记者也看到,监管和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服务手段,仍能够创造出有效信贷供给,从而打开金融服务小微实体的空间。有识之士呼吁,在商业银行高拨备的情况下,应提高对不良反弹的容忍度,避免因过度考虑风险,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裹足不前。
“我们的很多供应商倒闭了。”东方之星总裁邓超锋在与上证报记者交谈时,难掩惋惜之情。
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东方之星位于浙江义乌,在海外经济衰退的大势下,它也难免受到影响,“过去外商来要订5条货柜,现在减少到了2条、3条。”
这是浙江中小企业的一个缩影。作为经济体系“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虽不至于用“孤鸿遍野”来形容,但目前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不确定性。
在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充当“桥梁”的东方之星却在这一轮外贸企业困境中挺了下来,并神奇地拓展了贸易量。这一定程度得归功于“e透”这种供应链融资。“我们是全国唯一一家给外国的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的企业,正是这个核心竞争力使得我们的贸易量在上升,否则也得下降。”邓超峰暗自庆幸。
向他们提供“e透”产品的正是国内的一家银行。这个小小的例子也映射出记者调研时发现的一个现象,面对中小企业的困境和信贷需求的下滑,银行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通过主动创新产品,贴近小企业实际,积极创造有效信贷供给。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大要求下,银行的这种改变格外重要。
小微生存状况困难
在浙江,有超过99%的企业都是小微企业。而在调研期间,记者看到和听到最多的是“企业现在的情况很困难”。
尤其是义乌,不仅是中国进出口贸易最为核心的地区,也是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的中心。在某种程度上,义乌中小企业的情况代表着全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因此,浙江的情况也往往被称作小微企业发展的先行指标。
“我们的供应商最近很多都垮了”,义乌一位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人士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个同学是做五金建材的,他的业务原本在当地数一数二。可是由于经营情况不好,去年下半年他不得不把义乌市区的一个工厂关了,但是在义乌荷叶塘镇还留了一栋楼。前些时候他说,现在荷叶塘镇的工厂有400个工人,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一年纯利润是70万元。但如果不搞生产了而把这栋楼租出去,一年租金有50万。我想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不过,这位人士告诉记者,他朋友还在维持运转荷叶塘镇的工厂,等待着经济的回暖,“如果现在连这里的工厂都关掉,将来想再重新开工,付出的成本会更高。”
在浙江调研期间,记者看到和听到最多的是“企业现在的情况很困难”。
在江苏采访期间,恰逢农信社改革十周年座谈会召开,记者也采访了山东农信社理事长宋文瑄。在谈到小微企业的发展境遇时,宋文瑄忍不住说,山东的情况也不乐观。据宋文瑄介绍,山东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处于艰难支撑阶段。受经营大环境影响,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降低、资金需求减少。根据该农信社对存量客户的资金需求调查,中小微型企业中有44.65%的企业计划今年扩大生产规模,较去年下降3.43个百分点;维持现有规模的占48.84%,较去年上升7.2个百分点。有贷款资金需求的企业占比为31.42%,较去年下降8.62个百分点;明确表示没有新的贷款资金需求的企业占比为24.19%,较去年上升了9.85个百分点。
更让人担忧的是,低迷不仅仅限于生产领域。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农业领域也受到了牵连。宋文瑄告诉记者,农产品价格整体处于下行趋势,这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生产、收储户的积极性,农副产品的周期性及价格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信贷投放,部分存量客户待资金回流主动归还贷款,扩大生产、存储初加工等意愿明显减弱,导致农信社农户贷款增长明显放缓。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蔡莹表示,全国经济增速由两位数增长放缓至个位数,“在这个大背景下,现在信贷有效需求肯定跟经济两位数增长时的信贷需求不是一个概念,客观上增长率会下降。”
提高不良贷容忍率
为了促进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监管部门也在适度增加容忍度。据了解,在有些地方,银监局将不良率的控制标准交给了银行。
“两个不低于”是银监会为了推动银行增加小微企业的贷款而在2010年提出的一项要求,要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不过,随着企业的需求下降和此前三年已形成较高的基数,部分银行和银监部门开始担心,今年小微贷款“两个不低于”的任务完成有困难。
宁波银监局监管一处处长严斌介绍,虽然宁波的经济正在稳步向好,但小微企业并没有太旺盛的需求,“从去年开始,我们就觉得"两个不低于"非常艰巨了,主要的困难在于原来经济好的时候投资需求很热,但现在下降了。虽然银行在积极推动,但企业的需求没有那么旺盛。此外,近两年银行连续推动小微贷款,在基数比较高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高增长很有难度。”
建行宁波分行行长苏克说:“浙江的小企业不是没有需求,但他们面临着经济方面很大的考验。他们的需求可能很大程度上不一定是在扩大生产能力、扩大规模方面,而在于渡过难关。”
然而对于这种需求,迫于不良率等监管考核压力,大银行颇有无能为力之感。“小企业在渡过难关的过程中充满了变数,作为银行来讲,必须要仔细考虑和斟酌,”苏克坦言,“建行宁波分行今年上半年已经发放了十几亿元的贷款,这其中有个必要条件,即必须要银行看得准的企业,才能发放。”
而为了促进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监管部门也在适度增加容忍度。据了解,在有些地方,银监局将不良的控制标准交给了银行,允许银行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银行不会乱来的,一些银行总行层面有很严格的要求,另外他们风险防控的意识也十分强烈”,一位地方银监局的人士说。事实上,上海农商行已经将科技类企业、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率提高到了3%。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谈伟宪直言,对于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要扩大容忍度,他认为,死守1%其实是不行的,那样将把大量的小企业阻挡在银行的门槛之外,从而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宁波银监局局长吉明则指出:“容忍度不是一个数字的概念。数字我们不提,我们只是表态要求银行各自去研究。基本的原则是,容忍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至2个百分点。”
相比浙江,上海的小微企业贷款情况相对较好。谈伟宪介绍,一季度除满足银监会要求的“两个不低于”外,上海单户授信500万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54.3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44.7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增幅39.8个百分点,完成了上海银监局自己规定的“四个不低于”。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阅读:
- ·杭州江干区两大园区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小(09/23)
- ·专家学者支招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09/16)
- ·保小微企业是稳就业的第一要义(09/09)
- ·余杭28家园区入围浙江省第一批小微企业(09/06)
- ·杭州余杭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正式(09/05)
- ·杭州余杭区28家园区入围浙江首批小微企(08/30)
- ·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超1个百分点(08/21)
- ·良渚大学科技园成浙江首批省级小微企业(08/21)
-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强基础方能利长远(08/06)
- ·央行:要切实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