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天下时论 > 浏览文章

免费的蛋糕为何不好吃?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3/10/9 16:21:17
导读:   先看两个现象——    现象1:节假日高速实行免费通行,导致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堵车。今年国庆长假,最堵的无疑是杭州绕城高速。杭州北往留下方向缓慢通行,排队车队长约35公里。除了这35公里长龙以外,甬台温

    先看两个现象——

    现象1:节假日高速实行免费通行,导致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堵车。今年国庆长假,最堵的无疑是杭州绕城高速。杭州北往留下方向缓慢通行,排队车队长约35公里。除了这35公里长龙以外,甬台温、杭金衢、杭宁等多条高速路,也几乎无一幸免,高速成为超级停车场……

    现象2:杭州各大商场每年都会上演几次的“血拼”狂潮,杭州消费者的神经不断地被竞相攀比的打折信息刺激得血脉贲张,汹涌的人流,造成了道路的堵塞,阻碍了大家的正常通行,牺牲了全体人员的宝贵时间;因道路拥堵造成交通事故频发,有限的警力无法维护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

    不难发现,这两个现象有相似之处:原本的出发点都是好事,一个是惠民政策,想给出行者带来方便;另一个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但为什么会导致混乱不堪的结果出现呢?

    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个常用术语,叫“外部不经济”。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人承担,给无关的第三方带来收益或成本,分别叫“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指企业或个人的活动给第三方带来收益,反之,外部不经济指给无辜的第三方带来成本。

    更专业的解释是——当一个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给他人带来损失或额外费用,而他人又不能得到补偿时,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而这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有利之处并非自己单独享受,而是让别人不花钱也可从中分享,就称作“外部经济”。恰到好处的“外部经济”,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体现。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时空下,会让两者相互转换,也就是说,人们总在追求本身利益的最大化。当一件事成本不高时,由此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对自己有好处,对社会也有好处,大家通常都愿意做。若实现“外部经济性”需要高成本投入时,就需要通过社会资源的配置解决问题;当这个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外部不经济”。

    外部不经济,会导致的结果是造成社会运行的严重低效率。“外部不经济”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影院里,影片开映,一对小情侣旁若无人地讨论剧情和人物等问题,有人受不了,这电影没法看了,干脆夺门而去;但也有人不堪忍受,呵斥这对情侣的行为。但小情侣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与抗议者对骂。从社会道德角度来说,小情侣的行为是,没公德心;而从经济学角度上看,他俩将私人的收益凌驾在公共成本之上,造成了外部不经济。小情侣的行为是边看电影边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收益,因为他们在交流中可能解决了疑问,或者增进了情感,且大声讨论使对方听得更清楚,效率更高。但是这样的效率却导致了严重的外部不经济——他们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人的观影感受,从而导致两个人的小收益和更多人的大损失,从整体来看,无疑是低效率的。另一种交通行为上的“外部不经济”,就是胡乱变道、插队加塞,这被称为“中国式变道”。“中国式变道”带来的怪圈就是:越拥堵越插队,越插队越拥堵。

    长假堵车之痛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免收通行费本是惠民好政策,却为何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不便?收费公路免费通行固然是大势所趋,但在预案不足的情况下,过早草率免费难免有操之过急嫌疑。特定时间的中国式“人口大迁徙”,本已给节假日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加之免费政策,大量的人流车流导致高速公路压力剧增,出现大面积拥堵几乎成为必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偏离了制度设计者利民惠民的初衷,是否能刺激消费暂且不说,如何确保出行安全与顺畅,成为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的一道硕大难题。

    而商场打折促销,拼的是自身良好的品牌、信誉和市场号召力。但从更深层的角度上分析,商家“赢”的背后是以社会的“亏”为代价的。促销对公共秩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聚人气而使社会陷入低效运行的状态,估计商场都没有把此纳入“成本”考虑。

    政府行为、商家行为,都属于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而越有影响力的行为,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越重。如何构筑“多赢”格局,才是政府或企业最正确的“经营之道”。

    每一个社会活动的背后,也别忘盘算另一本经济账。(王小街)

关键词:高速免费通行,商场血拼,外部不经济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