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宁波杭州湾新区 两带三轴三区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1/30 11:09:28
聚焦宁波杭州湾新区总规
理水成网,塑塘成廊,筑湖成城,着力打造以水环境为特色的生态新城。
宁波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在布局理念上充分尊重这片土地的历史肌理,挖掘海塘文化,做足生态和水文章。“百米见水,千米现湖”,由区到城,宜居宜业,都市气息与田园风光交融。这里将打造一座国际化“生态休闲”新城,让人充分感受到来自一个主流城市的“漫”生活。
规划按照生态家园保护性开发理念,确定主要横江、纵江两侧绿地,高速公路、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两侧防护绿带,以及为确保生态安全而设置的带状结构性绿地,共计11条生态廊道为宁波杭州湾新区重要的生态廊道。
空间结构为“两带、三轴、三区”,两带为公共服务带和生态休闲带;三轴为区域服务轴、新城综合轴、产业服务轴;三区为湿地休闲区、商务新城区和智慧产业区。
两带三轴三区
两带
“两带”即公共服务带和生态休闲带。
在八塘和九塘之间打造新城级的公共服务带。这一区域北有滨海二路,南有滨海一路,是新区最重要的东西向干道,滨海一路连接沈海高速出入口,滨海二路是宁波轨道交通线L3线通道,具有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公共服务带集聚了新城最主要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结合玉龙湖、生息湖、越林湖、越湾湖,形成“一主三副”的功能核心。
沿十塘,打造生态休闲带。200米宽的绿带与150米宽的水系,将构成规划范围内最主要的生态廊道。廊道横贯东西,与生态湿地相连。规划中,结合绿带与生态湿地,打造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功能带。布局有少量的休闲娱乐、体育功能,并串联起湿地公园、高端休闲居住区、研发园区、工业区邻里中心等功能节点。
三轴
“三轴”即依托主要的生态景观资源,形成的三条功能轴。
规划范围地处杭州湾淤滞岸线。土地向北不断生长,因此规划强调功能结构的生长性。规划的三轴,均南北向布局,并可以随时间的推移,向北延伸。
功能轴由西向东分别是:区域服务轴、新城综合轴、产业服务轴。
区域服务轴:杭州湾大桥西侧形成以区域为服务对象的功能轴。此功能轴上包括会议中心、休闲体育中心、主题乐园等项目。
新城综合轴:以中川直江为依托,形成南北向的新城综合轴。此轴串联起新城生活服务设施,包括行政、文化、医疗、教育、综合商业等,并形成围绕生息湖、抱泉湖、越湾湖形成三个片区生活服务中心。
产业服务轴:以兴慈五路和三号直江为依托,形成南北向的产业服务轴。此轴串联东部工业生产区的配套服务设施。
三区
“三区”即湿地休闲区、商务新城区、智慧产业区。
湿地休闲区:杭州湾跨海大桥以西地区,是杭州湾最主要的潮间带湿地分布区域,这一区域是整个杭州湾新区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因此,规划中对这一区域进行保护性利用,在保持湿地原生态的基础上,开辟一定的区域用于休闲产业的开发。大桥西侧沿线地区用于主题型休闲娱乐产业的开发,包括主题乐园、休闲体育公园等,并结合高铁站,形成商务会议中心。南部村庄形成乡野体验为主题的产业区。
商务新城区:杭州湾跨海大桥以东、陆中湾江以西地区。这一地区地处大桥门户地区,交通景观条件优越。规划在这一地区打造杭州湾新区核心都市板块,承担综合服务与居住功能,并突出其商务服务功能。围绕中心景观湖打造新城级核心区,集中布局商务办公、文化娱乐设施。沿杭州湾跨海大桥布局科技研发和花园式总部办公,以及区域零售等面向区域的功能。
智慧产业区:陆中湾江以东、兴慈五路以西地区。规划这一地区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区、生活配套区和产业研发区。八塘与十塘之间,围绕吉利汽车和现有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形成汽车研发制造和零部件配套的产业区,并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和长途汽车站形成物流商贸专业中心。十塘以北地区,规划形成高科技产业区和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区。
兴慈五路以东、兴慈大道以西地区,现状已经形成较成熟的工业区,规划将对这一地区进行改造和提升,逐步置换传统产业,鼓励和强化智能家电等特色民营企业。
八塘以南地区规划3个居住区,作为工业企业的生活配套区。
一带三轴多心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的规划也是本次规划的特点之一。按照城乡统筹和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的要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为1152.7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93%,人均用地达到23.05平方米,形成“一带、三轴、多心”的结构。即在八塘和九塘之间,结合丰富的河湖水系资源,重点打造串联新城中心区和产业区的公共服务带。以公共服务带为核心纵向延伸出三条功能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轴,包括区域服务轴、新城综合轴、产业服务轴。结合各片区功能,形成多个片区中心,实现全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和全覆盖。包括一个新城中心,即新城综合服务中心;两个专业中心,即会议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四个邻里中心以及多个社区中心。
新城中心
新城中心集中布局于中心湖周边,集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娱乐、教育科研以及生活性服务业等多项职能于一体,设施配置完备,为区域人群和本地居住人口提供高品质、现代化的综合服务,是新城的核心区。
邻里中心
四个邻里中心分别位于越湾湖、越溪湖、越凯湖和现状新区管委会周边。邻里中心主要为本地的居住和就业人口提供职能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以提升新区居住生活的便捷度,建设宜居新城。
专业中心
会议中心:位于跨海大桥西侧的八塘江附近,结合生态湿地和旅游休闲设施布局,是杭州湾新区面向区域的会议会展中心,体现新区的区域服务功能。
商贸物流中心:位于陆中湾江东侧、八塘江北的越林湖周边,为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服务职能。
社区中心
结合居住区规划布局社区中心,每个居住区根据其规模设置1个-3个社区中心,共16个。为本地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包括居委会、农贸市场、零售商业、社区医疗卫生设施、社区文化设施等,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需求。
一脉三区六廊九园多心
按照建设生态城市和国际化城市要求,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滩涂水网等可供进行绿化建设的空间资源,确定与城市用地布局相适应的多级园林绿化结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割,营造自然与人工的立体绿化网络,满足城市对绿地的各种功能需求,使杭州湾新区成为绿地分布合理、景观优美、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生态绿化城市。
按照尊重自然、注重生态、系统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形成“一脉、三区、六廊、九园、多心”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以及“一核、一带、两廊、五区、多节点”的景观风貌结构。在景观建设中,提出“亲水、造园、塑路、营城”等四大策略。
一脉,指由环湖公园所串联起的一条L形公共开放型绿化脉络。
三区,指三个大型生态绿化片区。具体包括湿地休闲生态绿地区和两个特色农业生态绿地区。
六廊,指六条主要的隔离性生态绿化廊道。
九园,指九个规模较大的环湖综合性绿地公园,包括越湾湖公园、抱泉湖公园、生息湖公园、近塘湖公园、中塘湖公园、塘南湖公园、越林湖公园、越凯湖公园、越溪湖公园。
多心,指多个社区级小型公共敞开绿地。
规划期末,杭州湾新区规划绿地面积为890公顷,绿地率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道路交通
内外交通便捷完善
在这里,走出去是满目生态。在这里,生活是休闲的。在这里,感受的是主流城市的“漫”生活。总规在道路交通方面,充分体现“慢行优先、公交完善”的原则。着力提升新区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倡导景观优先的道路系统设计。
对外交通通道,实现快速可达。通过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杭甬高速复线、杭州湾大道、兴慈大道、兴慈五路、兴慈八路、滨海一路等实现对外畅达。
对内公交系统,杭州湾新区公共交通规划的关键是构建多层次的公交系统,由两级构成:一级公交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杭州湾新区与余姚、慈溪中心城区以及宁波市区的快速公交联系。二级为常规公交系统,以500米为站点服务半径,做到服务范围全覆盖。
道路交通路网,形成“四横七纵”的路网系统。四横是指杭州湾新区范围内四条起结构性作用的东西向主要道路,由北向南依次是十一塘大道、十塘大道、滨海二路、滨海一路。七纵是指杭州湾新区范围内七条起结构性作用的南北向主要道路,道路的平均间距2公里-3公里。
慢行系统成为新区一大特色。基于片区的空间尺度特征,构造“慢行圈+慢行廊道”所组成的点、线、面相结合,有机串联的分级慢行交通系统。
自行车专用道:沿主要的河道与生态廊道,设置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规划设置8条自行车专用道,总长度为100公里。
慢行廊道:结合新区道路网布局,从“快慢分行”的角度出发,选择连通性较好的主要次干路构建慢行廊道网络,局部地区选主要的支路作为廊道。慢行廊道是为步行和自行车提供的专用通道。共规划23条慢行廊道,总长度为85公里。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