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东湖街道:勾勒大都市圈里的品质之城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9/9/26 11:09:32
(原标题:东湖街道:勾勒大都市圈里的品质之城 文:孟露、白赟)
运河南岸,临平山北,74.96平方公里土地书写着时代华章。70年前,这里是一片富庶繁华的鱼米之乡;而今,这里是一座充满温度的现代化魅力都市。
70年沧海桑田,地域风貌变迁,山水人文互相交融,这方沃土也宛若“涅槃重生”。
2015年底,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钱江经济开发区合并,成立了新的东湖街道,并于次年正式挂牌。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与生俱来的生态优势和淳朴民风奠定了发展基础。
这几年,围绕着“品质开发区 美丽新东湖”的建设目标,东湖街道从农村到新型城市,38个村社集聚了变革的力量,成功打造了由乡村振兴向城市化管理迈步的“东湖样板”。在余杭融入长三角大都市圈中,勾勒出了美丽东湖、和谐东湖、生态东湖、幸福东湖的画卷。
美丽东湖:化茧成蝶城市展新颜
38个村社、1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在东湖街道,农村、城市、征迁过渡等形态皆有,发展面貌各异,社会形态复杂,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要素瓶颈制约的双重压力。
而压力往往是最强劲的动力。
作为余杭区最“年轻”的街道,这里有余杭蓬勃发展的缩影,这里更激扬着新时代奋进的脉搏。
随着征地拆迁工作逐渐落下帷幕,资源的红利正伴着地铁九号线、城东纺织中心、杭州余杭东部物流配送中心、星级酒店、文体服务中心等项目的推进逐步释放。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东湖也做好了环境整治提升两手抓的准备。今年,街道大手笔开展“五水共治”水利工程,依托云端大数据,全面推进智慧排水系统,初步展现出“智慧治水”的新成效。
比如说,月荷嘉苑“污水零直排”专项整治,彻底解决了困扰小区63户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居民陈师傅是这一带的环卫工人,下雨天曾深受其苦:“原来一下雨,污水四溢,恶臭漫天,现在干干净净的好多了。”
这项惠及全街道居民的污水治理工作,计划覆盖51个生活类小区和47个公建类单位,届时,将全面提升街道颜值。
从点状“盆景”到面上“风景”,东湖街道立足“小美”,放眼“大美”,不断拓展城市环境提升的内涵与外延,城市建设逐步迈向现代化和“高素质”。
今年,更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制定了全域治理“美丽指数”,面向全局,着眼细节,设置“齐抓共管,党建美”、“全民参与,机制美”、“综合施策,全域美”、“绿色发展,乡村美”、“精细管理,城市美”、“三治融合,精神美”、“群众满意,生活美”7个评价维度。美丽东湖建设自此有章可循。
秉持着“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街道城市管理示范区块创建一期项目全面开工,金家角河道亮化提升、道路隔离护栏增设等一系列工程相继完工;14个市政道路设施项目、6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光伏公交候车亭项目一期点位67个,已经进场施工;“低散乱”块状行业关停淘汰签约580户,目前已全部腾空,完成率达100%。成功创建金帝海珀等4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8月生活垃圾累计较控量指标减量-2.53%。
和谐东湖: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社区里有乡情食堂、老年活动中心,还有4点半学堂,老人孩子留在这里,我很放心。”唐大姐,2014年开始租住在东湖街道茅山社区。
五年来,这位“新东湖人”一家四口安居于此,感受到了东湖给予的幸福、安稳。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里,找到了异乡的归属感。”
要让居民都有“家”的归属感,是茅山社区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在社区书记胡香龙的带领下,社区班子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工作,打造了“党建+书香邻里”社区品牌。
在这里,居民需求有人发声。以支部、网格长、开发商、物业、社会组织、居民代表、专业顾问为主体的“七人圆桌会议”不定期召开。
在这里,基础设施得以完善。社区建设免费的学堂、图书馆、食堂、运动场所,使留守老人、儿童有人照看,免去后顾之忧。
在这里,邻里真情互相传递。搭建乡情中心公益平台,组建九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真情奉献绘就一张幸福地图。
不到2年的时间,茅山社区由一个开放型、散居型、融合型社区摇身一变成为了余杭区唯一一个省级“书香社区”。
这些年来,随着农村向城市不断演进,整村拆迁、安置逐步落地,原有的村社界限被打破,加之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东湖街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杂居”局面。而正是在这一场城市化变革浪潮中,东湖街道不忘初心,扛起使命担当,在社区治理服务品牌体系上花费心思,力求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涌现了一个个基层社会治理的优秀模板。
比如,组建由450名志愿者组成的“四色花”巾帼志愿者队伍,小到垃圾分类,大到社会事务,他们协助做好群众工作;
比如,在东湖街道家喻户晓的“工农大嫂”,她们是拆迁拆违工作的“缓冲带”,更是基层群众管理的“润滑剂”,凭着人头熟、地头熟的优势,她们着力解决基层矛盾;
更有创客创办的虚拟社区——“红色青年社区”,管辖着美致生活广场、景丽兴河人才公寓等住户5581户,16000余人,承担着各项公共管理和服务工作……
制度设计在顶层,实践落实靠基层。“基层治理是东湖城市化演进的重要一环,激发社区共建活力,离不开这些推动街道发展的‘平凡力量’。”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华东说。
岁月无声,东湖的基层治理踏着时代的蛩音,迈上了崭新的舞台。
生态东湖:绿水青山万家兴
如果要用一个颜色来形容当下的东湖,那无疑是绿色。绿色,是年轻东湖蓬勃向上的生机,更是生态东湖绿水青山的印记。
烟柳运河一脉清,泽被十万人家兴。身处好山好水的摇篮,东湖街道有着与生俱来的地理区位优势。
东湖位于杭州东北部,南临超山风景区和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山环绕、树木林立,“横看成岭侧成峰”;北望大运河水系,漫漫水域泽被一方,平原广阔、水网纵横,“稻花香里说丰年”;内有西太洋湿地,毗邻丁山湖湿地,湖光潋滟,鹭响鸥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如今的东湖,既有崭新的城市风光,又不乏浓郁的山乡野趣。
在开发区的“后花园”,环西太洋慢行系统游步道游人如织。这个总投资超过1500万元的生态修复项目,环绕西太洋生态湿地,建设成一条全长5.8公里的滨水景观游步道。道内设亲水平台、栈道、廊桥等节点景观,串珠成线。五步一停,十步一望,一侧是枇杷树林郁郁葱葱,一侧是孤鹜落霞水天一色,晨起暮归,观不完的四季风景,读不完的东湖诗篇。
就在这一处山水绝尘、曲径通幽的品质休闲区,有一个更大的“美丽工程”即将破土动工——“东湖天域田园”。
占地面积约814.86公顷,“东湖天域田园”内含西太洋湖面330亩,横跨姚家埭、李家桥、泉漳三村,毗邻大运河水系,运河文化、蚕桑文化、民俗文化于此交织,现代高科技农业、乡村文化创意及休闲产业于此融合,大隐于市的新田园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天域田园厚植农业根基,兼具旅游文化发展功能,未来将是余杭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一张‘金名片’。”东湖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春说,要让东湖的景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闲庭信步,笑看落花。在城市化进程的起承转合间,从宜居到宜业再到宜游,东湖街道弄潮儿向涛头立,以昂扬姿态阔步前行,走出一条绿意盎然的城市化演进之路。
幸福东湖:此心安处是吾家
“家”是一个温暖的字眼,是疲累时可供栖息的港湾,它凝聚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70年栉风沐雨,在中国的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到国家,小到街道,这些喜人的变化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家”的温暖。
而东湖人幸福的“家”,就要靠东湖街道来创造。
“家”,是有一间宽敞明亮的房子。从平房到高层,从狭小拥挤到宽敞明亮,从几代同室到各居其屋,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东湖街道农村回迁安置,正是街道改善居民住房的缩影。
今年以来,东湖街道3个多户多联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全部开工;13个两户一联小区实现管道燃气入户;康乐、康盛及春晖3个小区提升改造示范项目业已竣工。另外,街道持续深化“三大比拼”,做好“筑巢”引凤基础性文章,落实蓝领公寓前期装修,二期111套人才公寓正式投入使用。
“家”,是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幸福感离不开物质的保障。过去,东湖处处农耕忙;现在,循着开发区数字化进程的脚步,东湖在原有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电商中心,探索发展农业电商。
以枇杷为例,距离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网络订单已经从四面八方“飞”来了。街道还结合“三服务”活动,组织农户开展枇杷种植培训会,传授电商销售模式和栽培管理等新技术。通过大力扶持农业电商,枇杷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农民增收超过200万元。
“家”,是精神生活的满足。这些年,街道建成了4家社区文化家园、24个公共阅读空间和1个城市文化公园,厚植文化氛围。同时,注重培养居民政治意识,部署召开了居民议事会议制度,代表们可参与商议街道重大事项,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若是想学习“红色精神”,更有“情满东湖”社区宣讲团,“春风话语”送真情,政策宣讲最是及时。接下来,街道还将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给群众送去更多党的声音。
在东湖,此心安处便是吾家。对于这里的百姓而言,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住有所安,乐有所往,东湖所给与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才是这片都市新城发展之路和城市精神的真实写照。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