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宁波独有 > 经济大观 > 浏览文章

宁波加快建设低碳城市 加快发展服务业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2/7/10 9:58:05
导读:   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行低碳原则,既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使得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整个城市是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的良性循环体系。低碳城市代表了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是城

    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行低碳原则,既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使得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整个城市是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的良性循环体系。低碳城市代表了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近几年,宁波在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深圳、杭州、厦门等低碳试点城市比,还显落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人均能源消费量、万元GDP能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均公绿面积等方面差距明显,必须加紧把低碳城市建设纳入今后宁波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充分认识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低碳城市建设是破解资源约束的迫切要求。宁波一次能源严重依赖外部输入,土地人均占有量低,水资源存在区域性短缺。这种先天不足客观上要求我们建设低碳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等中国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发达国家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转移的重点区域。宁波倘若继续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担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和强制约束要求时,就可能被高碳产业所“锁定”。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后,国内在碳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政策力度加大,碳排放约束性指标被继续纳入“十二五”规划,并且增加了排放总量指标的约束,对区域碳排放约束力度越来越大。同时,碳减排的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客观上随减排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宁波要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资源能源的过度依赖。

    低碳城市建设是应对国际社会碳壁垒的重要举措。碳壁垒是对高排放的商品和服务开征碳关税,是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2012年1月1日起,欧盟对所有飞经欧洲的飞机收取高昂的碳排放费用。据估计,仅2012年,我国航空公司需要支付的这笔“买路钱”就将高达7.43亿元人民币。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从2020年起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国家的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法国也有开征碳关税的打算。如果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碳关税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就会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构成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是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重要目标。宁波是一个出口大市,2010年出口依存度达64%,从出口额占宁波自营出口总额37.1%的前20项商品看,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灯具照明装置及类似品、家具及其零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就占到了14项,这些出口产品将面临碳关税的严峻考验。无论是对碳关税的未雨绸缪,还是出于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都需要宁波着力推动产业向低碳方向升级转型。

    低碳城市建设是寻找宁波发展新增长点的现实途径。区域环境,是影响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规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低碳发展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相反会因为环境改善而促进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新的发展。当前生态环境、宜居程度等因素越来越成为人们投资、工作与生活的重要考量标准。深圳、杭州、厦门等先进低碳试点城市的发展态势表明,采用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发挥环境的“亲和效应”,使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不断汇流集聚,让人们安居乐业、客商安心经营,进而形成强大的民心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低碳的消费产品、促进低碳生产的产品和装备,都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是宁波新的可持续增长点。

    从低碳视角科学构建现代都市

    规划低碳的城市形态和功能。碳减排与城市形态结构存在密切关系。我市应大力提倡紧凑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按照“一核两翼多节点”的要求,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推进城市空间集约和协调发展。按照现代化小城市要求建设卫星城和中心镇,就近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并形成各具特色的都市功能区块。现代都市各组团和功能区块之间,以区域公共交通走廊连接,形成绿色交通。按照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以规划引领适度居住小区建设,避免大街区空间,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加强城市综合配套建设,合理规划生活性服务业和城市生态系统。

    开发低碳建筑。建立低碳建筑评价体系,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更多的建筑纳入我市的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制定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确定耗能设备的最低能效等级门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强低碳建筑技术开发;倡导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低碳化设计,综合考虑通风、雨水回收、给排水、交通、能源等各个系统,与城市空间布局相衔接,降低我市热岛效应;利用财税政策鼓励开发商投资和消费者购买节能低碳建筑。

    优化低碳交通。有效整合水道、公路、铁路和航空等运输通道,建设多式联运枢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推动集疏运体系的合理化和高效化。从根本上落实“公交优先”的策略,提高公交分担率,调控私人汽车合理增长。加强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严格车辆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推广使用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综合枢纽场站,实现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加快培育发展低碳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以产业低碳化为目标,结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研发、中介、旅游、会展、物流等产业,积极发展都市人文休闲产业和总部经济,使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较快提升。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出口战略上,应选择低碳相关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并在财政、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使低碳产品成为宁波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调整目前技术含量、环保标准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出口产业结构,鼓励出口能效较高的产品,以应对各类环境贸易壁垒。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将宁波打造成全国新材料、新装备和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和创新中心。大力培育发展环保节能技术市场,发布节能、节水、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推荐计划,促进节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资源能源利用和生态建设

    推进节能减排。继续深入开展行业节能,全面开展能源审计,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产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和综合利用,挖掘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潜力。加强运行管理,合理安排好能源利用方式,发挥各类技术设备的优势,取其所长。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加快天然气普及进度,增加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推广应用低碳能源,重点开发可再生能源,力求形成煤炭、油气、低碳能源各占三分之一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

    发展林业碳汇。通过造林和再造林,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建立农林复合系统,提高林地生产力,延长轮伐时间,增强森林碳汇;通过改进采伐作业措施,提高木材利用效率;通过更有效的森林灾害(林火、病虫害)控制,保护森林碳贮存;通过耐用木质产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进行木材产品的深加工、循环使用,实现碳替代。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途径,探索碳汇林营造技术和森林抚育技术。

    加强与碳相关的环境治理。加大对“两高一资”重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强油气、油烟污染治理。继续推进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着力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整治,加强产业带污染综合防治,综合整治城市内河河道、大气和噪声污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多渠道、多形式支持水源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倡导低碳生活和消费模式

    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建立宁波市低碳信息传播体系和公益性的低碳节能咨询网络,为全社会提供低碳政策、技术的咨询服务。将低碳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组织开展低碳宣传和实践活动。举办宁波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生态环保行等主题鲜明的节能低碳宣传活动,逐步形成低碳消费理念。

    推广节能低碳产品应用。鼓励城乡居民购买使用有节能环保认证标识的绿色家用电器。推广使用节能灯、节水用具、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汽车等低碳节能环保新产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低碳、节能、环保办公设备和用品。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明显减少单位GDP中来自居民生活消费的碳排放。

    倡导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推动戒除以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推动戒除“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引导公众确立“限塑就是节油节能”、“节水也是节能”等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生活简单、简约化,尽量减少“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积极推进循环消费。

    构建和创新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加强法规和政策引导。对宁波现有的与低碳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逐一梳理,发挥宁波较大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利条件,对照国家层面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出符合实际、具有操作性的配套实施细则,重点是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市场建设、消费引导、准入标准和技术支持,逐步将低碳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中国碳汇基金宁波专项。探索建立宁波环境交易所、林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引入环境评价要素,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政策,加大对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授信支持。

    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组织体制。成立市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统筹领导低碳城市建设与节能减排、生态市建设、循环经济建设等相关工作。通过市政府与各地签订碳减排目标责任书,推动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把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

    深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区域协作。要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环境整体治理合作,构筑互动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建立浙东、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作者单位:市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低碳城市,宁波城市建设,低碳经济,服务业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宁波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