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电子商务 > 网络问政 > 浏览文章

从被民“晒”到官主动“示” 网络问政期待制度出口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6/26 10:51:50
导读:

    从周久耕的意外落马,到被视为政府部门首次“问计网民”的国家预防腐败局关于公款出国问题开展的网络调查,评论认为,这种对待网络声音的转变,是网民声音的理性价值得到张扬和重视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对网民监督赋权的一次有益尝试……
  国家预防腐败局6月22日在其官方网站推出《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调查问卷》,向全体网友调查我国因公出国(境)的现状。有关专家称,纪检监察机关就反腐问题调查网友意见,这还是首次。
  “国家反腐败局就公款出国向网民展开调查,问题设置虽然过于简单,但这种级别的政府部门对网络问政的积极反馈,是首次但相信不会是最后一次。未来,网络问政的空间、广度和深度值得期待。”一位网民这样积极评价。
  从网民无意识的发帖曝光,到对现实政治生态产生具象影响,“网络问政”正在从偶然的意外走向理性的制度探索。

  为官者与围观者

  与国家政府部门向网民主动“示好”的首次之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中,网民发帖曝光官员干部的“个案”一直都未停止——
  6月18日,广东网友王先生发帖,反映广州市法制办公务员态度蛮横,对办事者大吼并上传录音为证。录音中,一名叫彭辉的公务员对办事者失态大吼,而且叫嚣“你能把我咋地”、“我拿什么纳税人的钱”等话语。王先生很无奈而幽默地把这名态度不佳的公务员形象地称为“咆哮哥”。因而,“咆哮哥”荣幸加盟名哥一族。
  网络曝光的影响力,显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所重视,就在“咆哮哥”的帖子发布后,有关方面迅速做出反应。
  6月22日,广州市法制办就该办工作人员言行不当表示歉意。次日,法制办负责人就与“咆哮哥”本人一起上门到发帖网友家中道歉。法制办表示,“咆哮哥”已被停职反省,等待处分,并承诺改进工作作风。
  短短4天,从网络曝光到现实整改,时间上的迅速反应,也在印证网民对真实官场生态、个体干部的具象影响。这种被称之为“网络反腐”的新型党员干部监督方式,对于当事人来说,无论主观上是否愿意,但在客观中,已经逐渐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意外”。而这种意外,曾经的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体会得或许更为深刻。
  追溯2008年底的周久耕事件,从当年12月底周久耕发表“将查处低于成本价卖房的开发商”的不当言论,到网友根据周久耕一张讲话图片搜索出其抽的是每包150元的“天价烟”,戴奢侈手表,开豪车,再到其被宣布免职,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网络发酵。 一位官员从发表不当言论,到迅速被官方宣布免职,周久耕事件无疑成为当年网络轰动事件,也成为网络力量反腐的典型个案,而由此开始的“网络反腐盛宴”似乎一直都未散席。
  此后,掌掴讲解员的“最牛团长夫人”、质问记者“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等,都在网络曝光后最终被停职接受调查的处分。
  而此次,国家预防腐败局就公款出国问题向网友主动展开调查,也并非一时的“激情之作”。
  2009年年初,在中央治理公款出国旅游的背景下,有网友以题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中显示,某地公务员出国考察的内容竟然是“去赌城考察人力资源”,一时舆论哗然。2009年6月,一则反映广州市海事法院编造理由一行6人赴南非考察,人均花费8万元的帖子,一时激起公众对于公款出国问题的关注与抨击。
  被视为政府部门首次“问计网民”的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络调查,被评论认为是网民声音的理性价值得到张扬和重视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对网民监督赋权的一次有益尝试。
 
    从被动“晒”到主动“示”

  继国家领导人在2008年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后,面对网民这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壮大的力量,各级官员纷纷上网问政,将之作为体察社情民意的重要手段。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给网友们的留言:“真诚欢迎大侠们‘打好铁、抢沙发、盖高楼’,积极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及时反映社会各界的呼声。”(注:网络用语,“打好铁”表示“发好帖”,“沙发”代表第一个回帖,回复就像盖楼,回复越多楼越高,说明人气越旺。)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以实名发帖给网友拜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网上问计,840多万网民倾情赴约;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每天必到“地方领导留言板”看网友留言,力求尽快处理……
  越来越高级别的官员开始关注网民的力量,而网民在一系列网络事件中,愈发看到了“围观者”的力量,这种原本无意识的围观,也在逐渐向有意识的组织过渡。
  2009年11月1日上午10点,上万名网友轻点鼠标,首届广东网民论坛在广东科学中心开坛。来自全国的108名网友绕圈而坐,拍砖灌水,纵论金融危机下广东的“生存法则”。同时,首批15名“南方民间智库”成员获得了烫金的聘书,这意味着“南方民间智库”这一开放创新平等的平台正式搭建起来。
  网民论坛,变过去网络问政的无序为有序的、有组织形态,尽管“民间智库”成员的特点是草根性、多元化,但可贵的是公民有了参与社会治理的稳定渠道。
  而网络监督对于现实的官场生态的影响力,也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主动“公示”中逐渐清晰。
  今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开始定期通过网上公示,公开上月的公共业务开支明细表—— 大到公共事业开支,中到接待上级领导的烟酒钱,小到一两元的买纸钱,细得不能再细。广大网友无不啧啧称赞,称其为“中国第一个‘全裸’的乡政府”。
  江西,从4月27日起,黎川县19名新任科级干部的家产公之于众,每名官员的住房、私车,及因婚丧嫁娶、子女升学等各种名义收受的礼金,都在一张一米多长的红色申报公示表上分类列出。
  北京,696名局处级公选干部候选人资料6月18日起“晒”在网上,进行一周的公示。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2008年初开始破冰,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上海浦东、宁夏银川等地先后试点,今年初更拓展到广东,试点从县级市到省会城市再到全省,层面越来越高,这种从被动曝光到主动公示的转变,也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工作作风转变的努力与尝试。中纪委副书记何勇今年3月就表示,正在想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规定。
  有评论称,从一个官员的偶然到整个国家的必然,财产申报步入“深水区”,值得期待。

    网络问政期待制度出口

  尽管网络问政对现实官场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但并不是任何一次网络问政都会以双方友好互动作为圆满的结局。
  因涉嫌在网上“侮辱诽谤”县委书记,2010年2月26日,湖北郧西网民陈永刚被郧西县公安局从其在十堰的住所带走,并处以行政拘留8天。这一事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放大。在来自全国各地网民的巨大压力下,3月5日,十堰警方提前释放了陈永刚,并公开向其道歉。
  在网民“有图有真相”的逻辑思维下,不乏客观事实,但在来自权力的压力与个体网民发表言论的随意性特性之下,“网络刁民”成为一些地方对于陈永刚们的新名称。
  “官员们总是把我们看成对立面。对来自网络的监督不引导、不回应。”陈永刚说,来自全国网友的支持使他有了继续“趴网”的勇气。
  因为向公安机关控告网民陈永刚对自己“侮辱诽谤”,叶战平一度成为网络批评的众矢之的。
  如今,已被调离郧西的叶战平评价这次事件时说,进入网络时代后,执政的理念和方式都必须迅速适应来自网络的挑战。这次事件让他充分认识到,应对网络再也不能采取埋头不理的“鸵鸟政策”了。
  来自《半月谈》关于网络反腐的报道中表示,正确地看待和思考一些网络中的偏激言论,有助于执政党在“网络问政”平台中把握社会民生导向、政治制度改革的方向,同时也能使网络起到社会情绪的“疏导器”和“减压阀”作用。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握不好也可能成为影响和谐稳定的策源地。”在全国率先“试水”网络反腐的株洲市原纪委书记杨平认为,要实现民间反腐与制度反腐进行有效对接,还要让网民反腐的热情和积极性找到制度化出口。
  有专家表示,网络问政是社会开放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信息化浪潮迅速推进与群众主人翁意识高度觉醒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瞬发而即至、始悉而周知”,受力面广,影响面大,已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且有愈加跟进之势。但如何进行网络反腐、如何规划网络反腐、如何处理反腐信息及案例等还需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让网络反腐切实成为利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网络问政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工人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