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电子商务 > 网络问政 > 浏览文章

“网络问政”网友反响热烈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8/25 18:13:19
导读:

    8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同志视察法制日报社,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人民网全程直播。
    周永康同志是继胡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之后又一位中央常委同志上网与网友面对面在线交流,周永康同志与网友交流和之前胡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一样,对广大网友的提问都表现出真切、真情、真心,回应网友的话都是那样朴实无华,传达出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譬如,面对政法机关工作人员执法活动中,存在执法不公或不廉的问题时,周永康同志面对网友坦诚表露出中央高层的心声,直言不讳告诉广大网友,这些问题引起了政法机关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他要求政法机关的同志们要贯彻落实锦涛同志提出的“三个至上”的要求等,令广大网民激动,鼓舞人心。
    周永康同志上网与网友交流,再次体现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心、重视民意,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利用和管理,做到重视网络,学习网络,懂得网络,用好网络。
    实事求是地说,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与时俱进的,研究和学习新生事物,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然要求,互联网事业高速发展,网民数量积聚增多,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怎样建设好、利用好和管理好互联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还率先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只要我们认真回顾这些年来的一些事情,就能发现党中央已经把互联网积极引入到党的自身建设当中去,通过互联网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方针,互联网更成为党员干部理论、文化、科技、法律方面的培训学习的好场所,譬如创先争优网上线等等,互联网成为党中央、各级党委了解民情民意、凝聚民心民力重要阵地,互联网也成为群众评议党和政府的工作,监督各级干部的作风重要渠道等。
    政法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依法治国、社会稳定、公平正义建设的重要使命,提高政法工作的水平、能力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互联网推行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监督,保证司法权公正廉洁行使,让全体政法干部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让全体政法干部真正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利用好互联网,学习网络,懂得网络,用好网络是当前形势下的加强政法工作必然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方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也意识到互联网在新时期下的作用,上海公安局局长张学兵做客人民网时就表态:要学会善于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工作,这是政法干部观念转变、认识提高的表现。
    总而言之,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政法机关通过互联网联系群众、凝聚民心、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党中央的要求,更是全体人民的期盼,笔者深信,随着中央常委周永康同志率先垂范,会有更多的政法干部跟上时代的步伐,重视网络,学习网络,懂得网络,经常上网,经常用网,我国的政法工作必然出现新局面,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成就。

    网友陈国琴——有感于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网络问政观”

    8月13日上午9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法制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主持人关于“您经常上网吗?网民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反映涉法涉诉问题的贴子,您能看到吗?”的问题时,周永康回答:我平时虽然工作比较忙,但每天都要抽点时间上网,一是看看国内外的形势,二是看看网民们对政法工作和我本人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的周永康,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周永康书记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会抽时间上网,了解国内外的形势,看看网民们对政法工作以及他本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如此,周永康书记还要求中央政法委机关,把网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连同全国各地给他的来信都要汇总,每月给他上报。他将根据网民朋友和各地群众来信的情况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去认真解决或者是吸纳网民的意见和建议。
    周永康书记积极的“网络问政”观,无疑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在如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更多的民众往往会通过网络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人民群众不仅能够能够网络表达自己的心声,而且,对于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表达”。面对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今,各级领导干部也越来越注重“网络问政”,对于民众通过网络发出的“声音”,很多领导干部都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可以说,通过“网络问政”,开辟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更好交流的全新平台,也能够使百姓遇到的更多问题得到了妥善而合理的解决,从而让干群关系更加的关系。当然,也总有一些干部总是自己找各种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难得抽出时间来上网进行开脱,从而使得一些网民发出的“声音”难以得到及时的答复,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面对这样的问题,周永康书记的“网络问政”观为广大党员干部确立了一面“镜子”。
    永康书记的“网络问政”观也提醒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切实高度重视“网络问政”的重要意义,要把“网络问政”作为一个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的桥梁与纽带,及时化解民众心头的疙瘩,对于百姓提出的意见和建设虚心接受,从而使得各项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让每一项工作顺应民意、深得民心。

    网友殷友成——周永康与网友在线交流感动什么?

    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周永康表示,我们国家网民的发展很快,现在已有4亿多,全体网民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很关心,特别是对政法方面的工作也是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断地提出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政法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周永康说,我平时虽然工作比较忙,但每天都要抽点时间上网,一是看看国内外的形势,二是看看网民们对政法工作和我本人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还要求中央政法委机关,把网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连同全国各地给我的来信都要汇总,每个月报我一次。我将根据网民朋友和各地群众来信的情况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去认真解决或者是吸纳网民的意见和建议。
    笔者以为,周永康作为政治局常委,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负责人。在《法制日报》创刊三十周年之际,视察法制日报社,这是对法制日报工作的充分肯定,极大的鼓舞,也负于更大的历史使命。
    他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并且每天上网看看网民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每月根据网友来信批转各地各部门认真解决;他说,网民的高度关注对政法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推动,要坚决清除这些害群之马,维护政法队伍的纯洁。把老百姓最关心的、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解决好。
    网络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千奇百怪,良莠不齐,有人棒之,有人捧之。虽然胡锦涛与温家宝两位领导人高度重视,坚决支持,然而基层干部视为洪水猛兽,利用地方法律制止与制裁。甚至将在网上发表不同看法的网民欲置死地而后快。具体负责治安稳定的最高首长,对网络的肯定与支持,且具体处理网民反映的问题,这是极大的鼓舞。
    我们网民应该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客观真实的反映问题,提出切实可靠的解决办法,让我们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形成一个共建共享的好局面。
    我建议各级党政负责人应该像周永康那样重视与利用网络与群众联系,保持勾通,必要时组织专门人员浏览,掌握信息,及时处理有关事件,并且可以成立预案,将矛盾解决在蓝牙状态,必然发挥积极的作用。

    网友范正伟——从周永康书记“感谢欢迎监督”谈起

    “我们十分感谢和欢迎网民朋友对我们这支队伍执法工作的监督”, 8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法制网与网友交流时,再次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视。
    周永康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广大网友发出的监督邀请,也是对政法队伍的巨大鞭策。其实早在2008年,周书记就曾强调:要确保政法队伍永不变质,最根本的是保障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执法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以民主促公正,以公正赢得公信。
    任何权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监督都可能走向腐败。对于政法队伍来说,由于拥有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权力,必然也要求有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严格监督。特别是政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处行使司法权和治安行政管理权的最前沿,身处解决社会矛盾冲突和各种纠纷的最前沿,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甚至担当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受到的各种考验也就更多,人们的要求期待也就更高。这更加凸显了监督的不可或缺性。
    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这种监督,不仅包括政法队伍内部的监督,还包括大监督、法律监督、民意监督和媒体监督等外部监督。其中,低成本、见效快、无处不在的网络爆料、网络调查、网络舆论等网络监督,更是政法队伍防腐倡廉、勤勉高效的巨大动力源。近年来,云南躲猫猫事件、湖北邓玉娇案、杭州七十码事件、上海钓鱼执法等,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公开是监督的前提。任何监督,都是以权力运行的公开为前提,如果权力总是在暗箱中运行,外部监督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使外部的监督切实发挥实效,就要像周永康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最大限度地扩大和落实警务、检务、审务、狱(所)务公开,最大限度地让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公开,解决“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诉讼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通过公开,打造一支为民、公正、廉洁、高效的政法队伍。
    正如周永康书记所言,在对一些执法不公或不廉问题的坚决上,“网友是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人民的质疑就是人们的要求,人民的监督就是人民的期待。敢于面对质疑、勇于接受监督,政法队伍才能不断树立公信力,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取得新成效。

    网友史学杰--“限时办结网友留言”,要解决现实问题

    辽宁省委7月份印发一份规定,督查室要定期对各地区、各部门办理网友留言情况进行综合汇总,报送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后,做好网友留言的回复工作。情况简单的,要在一个月内办结;情况复杂的,要在一个半月内办结;“逾期未办结且拖延不报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古有微服私访,今有网络问政。2008 年6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人民网与网民聊天交流两小时;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友谈民生,谈就业,甚至个人的“厨艺”等,还与网友约定“明年一定还来”。今年5月,刚上线的人民微博出现“国家主席胡锦涛”实名注册的微博。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法制网与网友“零距离接触”。网友们亲切的称呼周永康为“老周”。周永康表示,他每天都会上网,一是看看国内外的形势,二是看看网民们对政法工作和他本人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而且,他还要求中央政法委机关每月汇总网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和全国各地给他的来信,并提交给他。“我将根据网民朋友和各地群众来信的情况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去认真解决或者是吸纳网民的意见和建议。”
    毫无疑问,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民意的集散地、风向标。互联网以其便利性、互动性以及反映民意的迅疾性,成为不可小视的民意通道。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周永康书记积极的“网络问政”观,无疑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更多的民众往往会通过网络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人民群众不仅能够能够网络表达自己的心声,而且,对于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表达”。面对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各级领导干部也应该注重“网络问政”,对于民众通过网络发出的“声音”,领导干部应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换句话说,网络问政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但是,对某些官员和地方政府来说,“网络问政”或许是个新词儿,甚至出现了很多最牛的政府回复或者答复。譬如,有细心的网友在华龙网两江论坛上发现一封“最牛回复”,问曰:春运期间县内交通为何翻倍涨价?答曰: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某神州行套餐标价不规范,已责令该公司改正。而且,类似于“答非所问”的“回复”经媒体披露出来的还有很多,或敷衍塞责,或左右言它,或大打“太极”。笔者以为,网络问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网络问政是否被重视,体现出领导干部是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否善于从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众智慧,倾听民意民声。从这个意义上说,辽宁省委要求限时办结网友留言,逾期通报批评的积极意义值得我们期待。
    在互联网政治渐趋主流的今天,政府部门网站无疑是政府与人们的重要沟通桥梁、让群众实现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而回信则是政府部门与公众良性互动的要形式。笔者以为,抓好网民意见建议的落实,是网络问政取得成效的关键。而且,网络问题,要现实解决。领导干部既要“上网访民意”,更要善于“下网解民忧”。要采取措施把网络中发现的问题转入现实工作渠道加以研究解决。

    网友徐爱民--像周永康书记那样“网络问政”

    8月13日上午9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法制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主持人关于“您经常上网吗?网民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反映涉法涉诉问题的贴子,您能看到吗?”的问题时,周永康回答:我平时虽然工作比较忙,但每天都要抽点时间上网,一是看看国内外的形势,二是看看网民们对政法工作和我本人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周永康书记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平日里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尽管如此,他还要抽出时间去上网,而且不是特意去看政法工作“高歌猛进”的捷报,而是主动去找网友们对政法工作和他本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这种对网民意见重视的“网络问政”态度,为全国政法机关作出了表率。
    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加快,网民队伍骤增。由于网民发言的匿名性,网络意见也就更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公众意见。对此,有的同志以网民意见存在盲从性、冲动性、偏激性等为借口,要么对网民意见充耳不闻、避而远之,要么就竭力诋毁网民意见,认为他们是在“起哄”和“找茬”。更有甚者,认为上网是不务正业,不屑于学习网络知识和上网获取信息,心安理得躲在网络时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里。
    事实上,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抱着“我不上网”的老黄历行事,就会丧失一扇了解世界、接受监督批评的极好“窗口”。倘若为了怕网民“舆论群殴”,就产生了“网络恐惧症”,干脆就是对网络敬而远之,也就有点儿像掩耳盗铃一样愚蠢。
    就拿这次周永康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来说吧。网民中有叫好的,也有挑毛病的;有一本正经地称“周书记”的,也有调侃着叫“老周”的;还有人“喊冤叫屈”。网民的意见可谓是五花八门,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他们对政法工作和平安建设的关注。周永康书记不仅在有限的在线时间内回答了一些典型问题,还准备回去后认真阅看所有网民意见,并逐个作出处理。
    依我看,周永康书记的“网络问政”绝对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因为他平日里就十分重视网民意见,这次与网民在线交流不过是从平时的“后台”走上了“前台”。我们要做好“网络问政”这篇文章,不能只满足来一两次网络访谈之类的在线交流,而是要像周永康书记那样把功夫下到平时,坚持天天上网看形势、听诤言,虚心接受批评监督,从善如流,不断改进工作,造福人民。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其工作历来深受网民关注。从典型案件的审判、执行,到审判政策的实施,再到法院干警的作风纪律,都是网民关注的热点。回应网民的关注,及时畅通网民监督法院工作的渠道,这些年全国各级法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例如,全国各级法院都普遍开通了“民意沟通信箱”,畅通了民意反映。再如,河南省高级法院在《河南法院网》设立《网评法院》栏目,搭建平台让网友评说法院,并及时回复,促进了法院工作的改进。但是,重视网民意见的浓厚氛围在全国各级法院还远远没有普遍形成,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总是以各种理由漠视网民意见,对“网络问政”并不十分热心。
    “问政得失在于野”。当今网络就是“野”的重要一隅。虽然这里也有“人云亦云”的起哄,也有“一孔之见”的偏执,甚至还有无端的谩骂和叵测的攻击,但更多的是“雪亮的眼睛”,曹刿论战般的“睿智建言”,魏征进言般的“难得诤言”,蕴藏着无尽的“宝藏”。“世上谁人不骂人?世上谁人人不骂?”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由于个别网民“骂人”就退避三舍、耿耿于怀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颇有贬义的话完全可以在“网络问政”上“褒”着说。愿周永康书记“网络问政”的好做法,在全国政法机关争相效仿、蔚然成风。

关键词:网络问政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人民网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