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电子商务 > 网络问政 > 浏览文章

网络问政听民意 贵在“同频共振”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8/17 11:25:19
导读:    近年来,网络上各种问政的网络互动平台人气指数一路飙升。进入web2.0时代,我省党政机关纷纷搭上 “网络直通车”,倾听民声、集聚民智、汇聚民力,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作为新时期社会

    近年来,网络上各种问政的网络互动平台人气指数一路飙升。进入web2.0时代,我省党政机关纷纷搭上 “网络直通车”,倾听民声、集聚民智、汇聚民力,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作为新时期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网络问政”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同频共振”中,充分彰显了执政者亲民为民的可贵情怀。

    “网络直通车”能否直通百姓民心,关键在于能否把好“网络民意”的方向,找准“网络问政”的定位,在“同频共振”中树立强大的公信力。今年以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在人民网掀起了澎湃热潮。对此,人民日报编辑点评:“以‘金点子’构筑政通人和的桥梁,安徽这个‘金点子’含金量不低。 ”经典案例不胜枚举,需要深入研究总结。当然,也有少数地方和个别部门“网络问政”不够“给力”,“直通车”通而不畅,“连心桥”连而不紧,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遵循网络规律,创新问政思路,求得最佳效果。

    “网络问政”发于“网”,兴在“政”。与传统问政方式相比,“网络问政”优势在于网络互动。其一,社情民意渠道由此拓宽,百姓心声第一时间抵达党政机关,在交流时空上实现“零距离”;其二,网民主体作用更加彰显,热心网友依法有序参政议政,在社会管理上实现从政府唱“独角戏”向社会奏“交响曲”转变。一些“网络问政”平台之所以能集聚超强人气,就是因为它们已成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和亲民爱民的“回音壁”。许多党政机关在“上网听民意”的同时,更加注重“下网解民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活力,增添了和谐因素。

    “网络问政”始于“问”,重在“答”。始于“问”,即要“问”百姓心声,“问”民生疾苦,“问”金玉良言。如此一“问”,好比一面“镜子”,揽镜自照,可察为政得失;如此一“问”,像立一根“标杆”,对标自查,可见努力方向。只要“问”在关键处,“问”到心坎上,就有“含金量”。重在“答”,即要针对网友留言,分门别类认真处理,做到 “有问有答”、“有问必答”,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只要“答”得及时,“答”得响亮,“答”得精彩,就能树立公信,赢得民心。

    “网络问政”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置身网络时代,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官民,在社会管理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党政机关,更要积极主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只有网上网下全面联动,从“键对键”到“面对面”,从“网联网”到“心连心”,就能汇聚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在创新管理中实现政通人和。 “网络问政”立于“长”,见在“效”。 “网络”不是一盘散沙,“问政”亦不在一时一地。

关键词:网络问政,党政机关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江淮晨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