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禅,泄露你性格的密码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1/6 14:52:20
口头禅,折射时代的变迁 从“吃饭了没”到“最近忙什么”,口头禅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
如果要给形形色色的口头禅归个类,它基本上包括四大类:个性口头禅、问候语、集体口头禅和网络流行语。
有意思的是,不管哪一类口头禅,都有一个共同点: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折射出人的思想观念、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
以问候语为例,甲跟乙碰面了,甲问:吃了没?乙答:吃了。站定,寒暄几句,然后各自走开。
甲跟丙在路上遇见了,甲又问:吃了没?丙答:没吃呢。又站定,寒暄几句,然后各自走开。
以“吃饭了没”为问候语,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的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这样跟别人打招呼。而实际上,对方吃或是没吃,跟自己不太相干。问候者不会因为对方吃过了,就继续追问“吃了什么?味道怎么样”,或是因为对方没吃过,就请对方去吃一顿。这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罢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民以食为天”,能不能填饱肚子,是生活中的大事。所以见面时问候一下对方有没有吃饭,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如果稍加留意,现在农村人或老一辈人的问候语,还有不少是问“吃了没”。一些学中国话的老外,也会自作聪明拿汉语问中国人:吃了没?可见此问候语影响深远。
问候语是时代变化在语言上的一个缩影。当人们不再需要为温饱问题忧心的时候,问候语自然也有所改变。“最近好吗”、“你好”,都成了现在很常见的问候语。《城市周刊》所在的杭州日报8楼,有一个清洁工,每次都用“你好”跟人打招呼。
时代变化快,所以问候语和口头禅也阶段性地发生变化。2006、2007年时,大家一窝蜂买基金,炒股票,见面时问一句:买基金没?炒股没?今年世博会期间,很多人的口头禅变成:去世博没?楼市这两年变幻莫测,见面时问一句:买房没?工作似乎越来越忙了,电梯里碰到,问:最近忙什么?答:穷忙,或瞎忙。
语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的全息影像,口头禅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口头禅泄露你的性格密码
口头禅反映了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心态,也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某一天,当你关注周围人的口头禅时,会发现它们“暗藏玄机”——这些口头禅很大程度在决定了它们的主人留给你的印象。
比如,我们一致认为同事小王为人宽容大度,是因为她总说“挺好的”;我们一致认为领导老赵很平易近人,是因为他总是说“不要紧,说说看”;而一致认为小林是个完美主义者,是因为她的口头禅是“糟糕透了”。
原来,口头禅的玄机在于:它反映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心态,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
如果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口头禅现象,其实我们的语言是分三个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是和别人有意识的交流,交流的内容经过意识层面筛选,过滤了不该说的,保留了该说的;
第二层次是运用自我的语言,和自我进行交流;
第三层次是潜意识里的语言,我们自己平时觉察不到,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会被激发出来。
那么,口头禅属于哪个层次的语言?口头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兼具第二和第三层次的属性。作为一种个人习惯用语,口头禅往往未经大脑思考就已经脱口而出,但正是因为成功逃过了“意识”这个警察,口头禅才得以投射出后面深藏的潜意识。
我们列举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一些口头禅,作一些简单的性格解析,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内心深入的潜意识。
A. 附和型口头禅:啊、是、对、嗯
【性格解析】他们用附和型的口头禅来回应对方,达到和谐,同时也让自己有时间思考对方的话语含义,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行。总的来说,这种人的内心是比较孤独的。
B. 坦诚型口头禅:坦白讲、说真的、不骗你
【性格解析】这类人非常渴望给别人一种可信真诚的感觉,很在意对方对自己的评价。但说得过多时,反表现出其掩饰心理。
C. 不确定型口头禅:差不多、可能、也许、大概
【性格解析】这种不确定性的口头禅,既不否定别人,也不完全赞同别人的观点,体现了他们的自我防御意识比较强,不轻易暴露自己的观点。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态度,所以相处会比较累。
D. 质疑型口头禅——是吗、真的吗
【性格解析】这些人对一切表示质疑。让人感觉自己说的内容他不太信任,与他交流无法深入。这些人处事老道,但密切的朋友并不多。
E. 消极型口头禅——郁闷、唉、无聊、真没劲
【性格解析】这些人的口头禅带有明显的消极情绪,但是千万别以为他们就是个消极的人了,这些口头禅其实是他们内心情绪的一种宣泄,真正消极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他们普遍是些简单的人,也是很容易快乐的人。
F. 发泄型——kao、有病
【性格解析】这类人内心比较激愤,行动力也比较快,性子比较急,攻击性比较强,他们的口头禅带有很明显的情绪宣泄色彩。
G. 跟随恭顺型口头禅——不错、还行
【性格解析】常用这类口头禅代表了我们把自己总摆在从属的地位,尽管有自己的主意,可大多时候不喜欢表露自己的观点。
H. 管理者型口头禅——我和你说、明白没有
【性格解析】这类口头禅代表了我们“老大”的一面,和人交往容易居高临下,把自己视为人际交往的核心。
I. 夸张型口头禅——帅呆了、酷毙了、一塌(糊涂)
【性格解析】这类人往往具有“表演”的个性,情绪比较丰富,易于激动,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但也容易接受暗示,容易被别人影响。
J. 商量型口头禅——你觉得如何、说说看
【性格解析】这类人内心比较缜密,不太流露自己的观点,与人交往时,容易给人深藏不露的感觉,其实却是早有自己的主意。
K. 肯定型口头禅——很好啊、挺不错
【性格解析】这类人比较热情,常常是很好的说服者,让人容易亲近和相信,经常会不知不觉地让你接受他/她的观点。
L. 网络型口头禅——我晕、纠结、悲剧、猪啊
【性格解析】跟随时尚,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是这类人的性格,他们往往对周围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度。可能的不足是会把自己折腾得很忙碌,却忘记了究竟要干什么。
口头禅,是心理宣泄的通道
消极的口头禅,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它会在不经意间磨灭人的意志
去网上搜索一下,会发现当下人们的口头禅,有一些带着消极的意味。现在人们流行把“郁闷”一词挂在嘴上,难道真的是事事郁闷、处处郁闷吗?
在杭州一家房产中介工作的祝小小,为了成交一套房子,往往要跑上十趟二十趟,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有时候嘴皮子都磨薄了,也不见客户动心。每次把电话挂上,她都会叹口气说,“郁闷”。
这句“郁闷”似乎是大家的心声,祝小小所在的那个小组,人人都会把“郁闷”挂在口上。不过“郁闷”之后,祝小小他们还是会精神抖擞地投入下一场战斗中。在这里,“郁闷”表达的是一种暂时的情绪宣泄。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态变化快,通过“郁闷”这样的口头禅来倒倒苦水,让心理有一个舒缓、宣泄的通道,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再比如学生们每逢考试老爱把“这下可死定了”挂在嘴边。其实,这是出于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学生们先将情况估计得更糟些,通过口头禅来强化,当现实情况可能并不那么糟糕时,也就能及时得到心理安慰了。
容易在办公室、朋友圈或是学生宿舍流行开来的集体口头禅,可以说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的共识。有时候它表达一种大家共同的态度,有时它是一种相同环境下的宣泄,有时候它没什么实际含义,只表明这个圈子里的一种气质。
不过当某些带有宣泄意味或负面信息的口头禅,如果被个体强化后,也许就会带来负面效应。消极的口头禅,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它会在不经意间磨灭人的意志。总是把“无聊”、“没劲”挂在嘴边的人,可能久而久之,自己真的会感觉到生活的“无聊”和“没劲”,也会让别人感觉到他的颓废、疲惫和缺乏追求。
口头禅,是热爱生活的态度
积极的口头禅,不光体现了个人的生活态度,还会给他人带来好的影响
口头禅有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积极向上的口头禅,有时不光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还会给他人带来好的影响。
刘丽是一个饭店老板,生性乐观,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很看好你哟。她的饭店去年开张,她从安徽老家找来了个厨师,这个厨师在小地方待习惯了,刚来杭州有些不适应。刘丽找他谈话,一谈到关键处,刘丽就拍拍对方的肩膀说:我很看好你哟。厨师听刘丽这么说,就咧开嘴笑。等谈话结束,老家厨师已经是信心满满了。
现在这个厨师在刘丽饭店里做到了主厨,还带了一个徒弟,他教徒弟做菜的时候,经常也会拍拍徒弟的肩膀说,我很看好你哟。这句口头禅后来也被徒弟“偷学”了去,日常生活跟人交往时,也时不时拿出来说一下。
在幼儿园做教师的段晓静,在网上跟人聊天时,话不多,但很爱表扬人,觉得人家说得有道理,她经常会“顶”对方。她觉得这种表扬方式很棒,不用花心思去想赞美之词,又肯定了别人。
“顶”得多了,她就不自觉地把“顶”作为了口头禅。朋友们一起玩,听到好段子或好主意,她表示赞同,就说“顶你”。现在她夸幼儿园夸小朋友,有时也会说“顶一下”。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被她“顶”。
不管是影视剧里的热段子,还是网络上的流行语,越来越多地被借鉴到生活中,成为热门口头禅。
称呼别人为“亲爱的”、“哈尼”,说自己“我是最棒的”,感叹的时候惊呼“偶滴神啊”、“变态”、“素质啊”,跟熟悉的人聊天中说“原来人可以无耻到你这个地步”、“鄙视你”。流行语是社会心理的体现,反映网络社会的一种生存状态或文化现象,而网络流行语中的幽默元素,更是其成为口头禅的重要砝码。
那些口口声声说着“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杯具啊”、“纠结啊”、“被雷到了”的人们,也许其实并没有很多不如意,只不过是喜欢这种调侃的语气,希望在压力重重的生活中活得轻松一点。
四个地方四个人的口头禅
湖南人黎简的口头禅是“啵”;温州人叶衍的口头禅是“扎台型”;江西人高旸的口头禅是“扯卵蛋”;广西人王运余的口头禅是“事情是这样子的啦,你识无”。
大学毕业好几年了,高旸过去那个“著名”的口头禅也说得少了。“工作了,面对同事和社会上的人士,就有点不雅了。”高旸说,不过,在熟悉的同事和朋友面前,他还是会时不时说出那个口头禅来。尤其是同学聚会的时候,那是最发飙的时候。
江西人高旸的口头禅是:扯卵蛋。可与蒋介石的那个著名的口头禅“娘希匹”相比。
刚进大学的时候,当高旸在宿舍里说出这个词语时,室友们都觉得尴尬。大家都还不熟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高旸,怎么能说脏话呢?尤其那个是被指“扯卵蛋”的同学很是不舒服,扭过头去不理高旸,甚至这种状态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不过,高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在家乡时,同学们都习惯于这个地方特色的口头禅,一个并没有恶意的词语。高旸也一如既往地将这个词语挂在嘴边。
渐渐地,同学们习惯了高旸的“扯卵蛋”,有时候,他们还会模仿起来。于是,一个原本不雅的词语,变成了同学情趣的一种调节剂,友谊也因此而升温。
其实,“扯卵蛋”并非江西人专属的口头禅,湖南、湖北人都拥有这个特殊的词语。但作为湖南人的黎简却很少说这个词语,他的口头禅是“啵”。
高旸所在的宿舍一共四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省份。黎简是湖南岳阳人。最初,当黎简对高旸说“吃饭啵”时,高旸还听不懂,愣在那里看着他,半天才明白黎简是问他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饭。
于是,继“吃饭啵”之后,黎简又说出了许多“啵”来:去买东西啵,玩去啵,去图书馆啵。
据黎简解释,岳阳是个名副其实的水城,也许见惯了洞庭湖的波浪,岳阳人有些话后面总爱带个“啵”字,这个“啵”字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吗”字。
在明白这个意思后,同学们兴奋起来。有人还创造性地发挥开来:“黎简,啵不啵打球?”高旸在一边则笑着创造性地回答:啵,当然啵。产生了更诙谐的效果。
黎简有点愤怒,什么乱七八糟的组合嘛,这不是糟蹋岳阳人的智慧嘛。但他也只有苦笑地应答:Who怕who,啵就啵。
叶衍是温州人,他的口头禅是“扎台型”。叶衍是那种心直口快的急性子,喜欢对事物发表意见。而他最常用的评价就是“扎台型”。最初是室友们在讨论白天学生会的竞选问题。高旸问叶衍怎么不去报名。叶衍脱口而出:我才不“扎台型”呢。高旸等人听了很迷糊。“什么‘扎台型’?”叶衍哈哈大笑:就是出风头的意思。
此后,室友们经常会听到叶衍说起这个词。说到有同学家长开宝马车送来上学,叶衍会说:扎台型。有女生穿着名牌打扮时尚了,他也会抛出一句“扎台型”来。
而到了高旸等人嘴里,“扎台型”最后缩短为两个字“台型”了。有时候大家也互相开玩笑:你这个人,台型。直到今天,有时候同学一起吃饭了,高旸还会和叶衍开玩笑:最近“台型”了啥?本来贬义的一个口头禅,在他们这里变成了一个聊侃的词。
最初,来自广西的王运余说出这样一句话“事情是这样子的啦,你识无”时,室友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高旸问:什么你师傅?啥意思。王运余呵呵一笑:是“你识无”,就是你知道不的意思?
因为难懂,王运余更多的时候,是说“你知不知道”,但有时候,他还是会说出这个纯正的口头禅来“你识无”。
与叶衍的口头禅一样,王运余的“你识无”最后也被简化为“识无”?
高旸他们四个室友大学毕业后,都留在了杭州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方言口头禅,也几乎不再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了。但乡音难改,偶尔地,他们还是会说出这些久违的词语来。尤其是春节回老家时,听到家乡的人不时地说起这些口头禅,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跟着说出来。
“无论好听与否,这都是一种语言文化,也是一种特色。”高旸说,他还会继续在一些轻松的场合,将“扯卵蛋”进行到底。
专家问答:优化口头禅有助于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口头禅虽是个人的习惯用语,但也影响着别人对你的看法。心理专家骆宏提醒:口头禅是了解自己沟通方式、人际关系的一个切入口,当它们受到影响时,你就要调整、优化自己的口头禅了。
Q:问:城市周刊
A:答:骆宏
Q:一个人的口头禅是如何“炼”成的?
A:口头禅的形成有两个原因: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及积累效应的结果。比如,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见死不救、坑蒙拐骗时,他也许会说“这个世道没救了”。当他接二连三地遇到这些现象时,积累效应就会发生作用——“这个世道没救了”也就成了他的口头禅。
不同的职业也会造成不同的口头禅。比如,老师的口头禅大多属于询问式的:听明白没有?理解没有?等等。而从事行政工作的人通常会将“辛苦你了”挂在嘴边。
还有一种口头禅属社会流行用语,近年来以网络用语居多,如,我晕、郁闷、纠结等。
Q:其实经常说“我晕”的人并不真正是要晕了,说“纠结”的人也不一定真纠结。这类口头禅的传播体现了一种什么心理?
A:这是一种情绪传染。当一句流行语能表达一个社会群体在特定环境下的共同心理特质时,便会在这群人中流行开来,而成为一种口头禅,和流行音乐是一个道理。同时,人们乐意传播这种社会流行用语,也是证明自己没有脱离社会的方式。
Q:这类的口头禅是否也是心理宣泄的通道?
A:可以这么认为。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态变化快,通过这样的口头禅来倒倒苦水,让心理有一个舒缓、宣泄的通道,这样,更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还有一种口头禅,比如,学生们每逢考试爱把“这下可死定了”挂在嘴边。其实,这是出于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先将情况估计更糟些,通过口头禅来强化,当现实情况可能并不那么糟糕时,也就能及时得到心理安慰了。
Q:积极的口头禅催人奋进,比如韩剧《加油!金顺》里的金顺喜欢说“加油”,而有些口头禅则带有消极的意味。如何看待这两种口头禅?
A:心理学上有个名词,自我预言的应验,也就是说你不断给自我的暗示最终会变成实现。比如,如果一位老年人被灌输了衰老的种种表现,他走路的步伐也会变得缓慢。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优化我们的口头禅,让自己朝积极的方向迈进。
但从本质上讲,口头禅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我们意识到口头禅妨碍了沟通、影响了人际关系,比如说,你总是说“郁闷”、“没劲”等口头禅,让对方也觉得你确实很“没劲”,那么我们就应该优化我们的口头禅,修正自我语言。
Q:如何优化自己的口头禅?
A:把握好一个原则:跟身份或情境相匹配。当我是一个行政人员,我对别人说“辛苦你了”是应该的,如果回到家还是这句“口头禅”,会感觉很生分;老师问学生“明白了没有”,也是跟老师这一身份相匹配的,但如果老师在跟朋友聊天时,也总是冒出这句“口头禅”,就令人不舒服了。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相关阅读:
- ·国人最爱说的“十大口头禅”(12/02)
- ·领导不表态,下属怎么办?(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