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2)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交通、电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落实,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1)道路交通方面。宁波杭州湾工业区完成道路建设24条,累计完成塘渣路基125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20公里),基本建成“九纵八横”主要道路网络框架。(2)给水方面。目前宁波杭州湾工业区块生产生活用水主要由航丰水厂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5万吨;此外,拥有慈溪城北水厂至宁波杭州湾新区供水专线,供水能力为3—5万吨/日。(3)污水处理方面。目前区内建有杭州湾新区污水处理厂、慈溪市域北部污水处理厂等4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万吨/日。(4)电力设施方面,已建成变电所四座,合计供电容量660MVA。区内众茂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可年供电25MVA。(5)供热供气方面,由区内宁波众茂热电有限公司实施供热,装机容量为36MW,供热量为230t/h;杭州湾新区与华润燃气(集团)签约燃气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亿元,今年已获得省天然气指标,并正式供气。
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得到了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把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浙江省最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大平台。宁波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决定》,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区域开发建设的良好格局,并明确要求在杭州湾新区的基础上,积极向省里申报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
与此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构建杭州湾产业集聚区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层次整体偏低。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主要以从慈溪平移出来的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单位土地产出率和贡献率不高,该区域目前主要依赖粗放型增长模式。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尚显不足。集聚区内交通、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还难以支撑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特别是杭州湾新区与宁波、上海和杭州等城际间快速交通有待完善。区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落后,限制了区域城市功能的完善,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产业集聚。三是环保形势依然严峻。集聚区内原有产业和经济发展比较粗放,特别是部分漂印染、电镀、五金、化纤行业等,给区域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迫切需要加以整治。滩涂围垦也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四是对外开放有待深化。区域整体对外开放不足,国际化相对滞后。该区域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以民营经济为主,依靠自我积累,实现滚动发展,尚未形成借助外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强有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