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民族品牌倒下 汇源是“儿子”还是“猪”(2)
- 杭州写字楼网
- 2008/9/9 10:35:32
众多网友表示了对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的失望,一位来自深圳的网友留言:难怪中国没有“百年品牌”?干不好的跨了,干得好一点的“卖了”。
一位云南网友留言:一个国家如果没自己的民族品牌,是没法在国际上竞争的,为什么我们的天府可乐、白猫洗衣粉、还有很多民族品牌一被外资收购就被放弃了,外国人怎么不说品牌无国界,还是要用他们的品牌。”
对网友的反对之声,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是怎么看的?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收购虽然是划了个句号,但是汇源的品牌继续在中国,这是有言在先的,你看看,我们这同事们要不发展汇源,同事们你们答应吗,不答应,不会答应的,你们媒体的朋友不要担心,有一点,人最大的委屈就是被误解,希望媒体的朋友你们不要太委屈我。”
同时,朱新礼也反对过多的去强调民族品牌。
朱新礼:“很多人一手拿着可乐,一边在骂汇源卖给了可乐,这个合适吗,好多事别走极端,你既然开放了,你别太狭隘地去说民族品牌。”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品牌的竞争是无国界的,但是品牌的归属是有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个特定的国家的,麦当劳总不能说是中国人的吧,美国凭着麦当劳可以在全世界赚钱,它赚了钱不给你吧,它是无国界地赚钱,就是品牌给所有者带来了非常深厚的甚至是永恒的利益,所以大家才要这个牌子。”
艾丰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外巨头收购中国品牌的案例已经发生了多起,如乐凯、乐百氏、小护士、大宝等等,和收购汇源的做法都很相似,目前,这些曾经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已经所剩无几。
艾丰:“开始为了减轻你的阻力有很多承诺,比如说我们还用你的牌子等等,最后因为它拿到了股权,就是控制你这个企业,拿到了经营权,它在经营中实际上它会不用你这个牌子,你的牌子就消失了。”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认为,这正是很多国际大品牌占领市场的一贯战略。
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在收购完了几年之后,这个民族品牌逐渐就退出舞台,退出市场,你像乐凯基本上消失了,被柯达收购之后乐凯就没有了,还有一些火腿肠、方便面行业也是这样,乐百氏也是这样的,收购来后让你死掉,变成一个加工厂,把你的销售通道、网络来经营它自己的品牌,又一个叫雪藏之说,把你的品牌雪藏起来,几年之后消费者很快就忘记这个品牌了。”
艾丰:“为什么国外这么重视品牌,而国外现在尤其重视中国的一些著名品牌,什么道理,这就跟打仗一样,大家都在中国市场,那么我怎么才能把中国市场长期占领,我就消灭你的部队就行了,你的品牌都消灭了,谁去占领市场,那就是我的了,你的军队没有了,你的品牌没有了,你的编号都没有了,就变成我的军队了,你还跟我去争市场,谁跟我争市场,所以外国大品牌它付这个代价,它是个战略投资,它要一劳永逸占领你这个市场。”
艾丰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保护民族品牌更加重要。
艾丰:“全球化并没有消灭民族经济作为一个单元的存在,任何一个国家它都是保护两条,一保护自己的民族经济,二保护自己的自主品牌,哪个国家不是,包括美国这么强大它也同样是这样,何况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品牌,我们就让外国人拿走了,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就让人拿走了,那可真是就是养猪了,养了猪就杀了,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收购最终能否过关?
品牌无国界,但是在品牌背后,更能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的还是市场控制权,从这个角度分析,可口可乐看重的并非仅仅汇源这两个字,而是汇源手上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这些年已经全面压制住了老对手百事可乐,如果收购汇源,它就又占据了果汁饮料的头把交椅,对可口可乐来说,其中的利益恐怕远超过多掏的100多亿港币,但问题是这个如意算盘最终能否兑现,还充满了未知数。
记者:“汇源果汁是中国最大的果蔬汁生产商,据一家国际信息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在中国果汁市场中,汇源果汁占有10.3%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果汁市场占有9.7%的市场份额,这场购并完成后,毫无疑问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果汁市场将会是一家独大,今年8月1日,中国《反垄断法》已经开始实施,这起收购会不会违反中国《反垄断法》?收购能否顺利通过也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对能否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汇源董事长朱新礼并没有透露相关的消息。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批,汇源也好,可乐也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不批,国家有国家的考虑,我们一个企业一定要服从国家的需要,那么说明国家很重视汇源,我估计不批的话,更过的中国人会猛劲地喝汇源,然后让可乐买不起了,50亿咱也不卖了,100亿美元咱不卖了,弄不好咱还把它收了,所以批与不批我是顺其自然。”
朱新礼的“不批的话更过的中国人会猛劲地喝汇源”和“50亿美元、100亿美元咱不卖了”激起了在场汇源员工热烈的掌声,让人感到了汇源员工对汇源未来的美好希望,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则表示政府部门对这一购并应该认真审查。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我觉得起码政府部门应该研究这个问题,根据我们国家《反垄断法》,研究他这个收购,如果成了,对我们这个产业会不会形成垄断,如果形成垄断,我可以直接行政干预。”
记者:“从法律本身现有的《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是会有影响的,会造成垄断。”
艾丰:“对,可口可乐收购毫无疑问会影响果汁饮料中汇源市场占有率,甚至不排除会提高它的市场占有率。”
张汉林,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他告诉记者,虽然中国《反垄断法》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因为形成垄断后对一个产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这个产业安全与否、是否还能健康发展目前还缺乏评估体系。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我们必须要完善外资进入的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目前没有。”
记者:“国外有吗?”
张汉林:“国外有的,因为我们中国公司在国外收购,尤其是涉及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很多例,都是因为很多国家地区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方面的评估受阻的。”
张汉林还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次可口可乐的收购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事前的报批。
张汉林:“这样的一个境外资金进入收购国内相关企业的话,必须要按国内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报批,这个是很重要的。”
记者:“之前他们没有报批时候进行报批,是不是也可以?”
张汉林:“不允许的,我们必须要采取事前报批。”
搜索关键词:保护民族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跨国并购的浪潮席卷全球,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民族品牌不被淹没,各国要求限制并购活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潮流也汹涌而至,该如何更好地呵护未来国有自主品牌的成长,或许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今天,就来搜索一下,看看国际上在对待本国民族品牌时是怎么做的。
在美国,著名品牌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标志,而演变成为一种信念和文化的象征。美国不仅是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也是当之无愧的品牌大国,为了防止民族品牌的流失,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其中,对内有《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机构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购买本国产品,工程和相关服务也必须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对外有著名的“301条款”,按照条款,美国可以对任何损害本国商业利益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从而为美国本土品牌提供最为优厚的庇护。
在法国,十几年来已有很多起外国公司的并购计划纷纷“流产”,而重创几乎都来自法国政府的出面干预。1999年美国沃尔玛想收购法国家乐福,法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撮合家乐福与另一家本土超市合并,成功抵御了沃尔玛的入侵。2005年,美国百事公司想收购法国达能,法国政府要人纷纷出面表态,要誓保这个“法国工业的瑰宝”,最终令百事放弃了收购意向。面对跨国并购的挑衅,法国将本土的20家国际知名企业,如家乐福、巴黎春天百货等列为“特别保护企业”,反对外国对其“恶意收购”。此外还规定,想收购法国企业,就得背负被收购企业所有负债及员工福利等重压,使得外国企业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而对拥有像松下、丰田等众多著名品牌的日本来说,品牌战略则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政府提出要以品牌“树立日本的新形象”。早在几年前,日本政府就开始实行“日本品牌发展支持事业”,并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以国策推行日本品牌战略,募集和挑选具有日本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品牌,为其承担部分研发、宣传和推广金费,最终构筑成国际品牌。
可见,这些国外政府并不是单纯地为保护民族产业而干预市场,而是凭借长远的目光看到了民族品牌对一个国家来说不仅意味着市场和利益,更是整个民族财富和国家实力的象征。其实每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都有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未来民族品牌的生存不仅取决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更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
半小时观察:民族品牌为何倒掉?
有人说中国正在流行经济民族主义,但相比我们的邻居韩国和印度来说,我们的政策对民族品牌保护得最少,我们的民众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和爱护也最少。所以生产微型车的印度塔塔集团能够收购美国著名的汽车品牌捷豹和陆虎,而韩国的LG和三星,从民族品牌成为国际品牌只花了短短二十年,和它们同一时期成长的海尔、长虹,至今还只是中国的民族品牌。
如果说汇源是一家没有多大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企业,如果说汇源常年亏损、经营不善,对于这场收购,我们完全理解。但汇源的情况恰恰相反,它是多年的市场老大,但最终的命运却是被排名第二的外资品牌收购。这样的案例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又一个民族品牌成长起来之后,不是被动的倒下了,就是被动地被收购了?是我们的企业家不愿意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还是因为他们无法走得更远?
跨国公司愿意开出高价显然是一种诱惑,但这不是朱新礼们卖掉公司的全部原因。如果我们社会上对本土品牌的尊重更多一些,对他们的扶持和帮助更多一些,使这些品牌的创始人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价值认同以及财富价值实现,如果朱新礼们做企业不像现在这么累,他们感觉到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关注和支持,他们还会不会卖掉公司?
一个汇源卖给了可口可乐并不能对中国经济造成危机,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中国没有了像汇源这样具有巨大竞争力的本土公司,如果中国民族企业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力越来越小,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在全球化中的发言权将会变得岌岌可危。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种即将出现的可能性。假设没有意义,有价值的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 返回顶部
- 责编:5sw
- 浏览:
- 来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