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中庸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1/7/25 15:25:26
中心思想
中庸之道是反对偏激的,大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学会多读圣人经典,你的教养将来自然会不喜欢那种偏激之论。大家之所以喜欢偏激之论,就是你心中有偏激之情。多读一些圣贤语录、圣贤经典,就会养成一种中正、平和、坦坦荡荡的君子待人接物之道,这就是中庸的一种实践方式。
课堂速写
经过几千年的运用、演绎,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性格里深深带有中庸的教化痕迹,但是我们又恰恰对中庸有很多的曲解和误解。所以我们今天要理解中庸,还是很有必要重新学习的。孔子十五岁志于学,学的就是中庸,他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才完整地与中庸相契。也就是说,要真正理解中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中庸其实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怎么理解中庸,可以讲一个禅宗公案里的故事。唐朝有个非常有名望的居士叫庞蕴,一家几口都是得道高人,最后雁行佛化。一家人像雁一样来,又像雁一样走了,来去自由。有一天,一家人在茅庐里坐着,庞蕴突然说:“难!难!难!十斛芝麻树上摊!”意思是修道是非常困难的,就像要把十斛芝麻在树上全部摊开一样困难。他妻子听了不以为然,接着说:“易!易!易!如下眠床脚踏地!”是说:“修行非常容易,就如同下床的时候脚踏在地上一样!”最后,女儿说:“不难也不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她的看法是,修行既不像父亲说得那么难,也不像母亲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能领会百草头上有祖师意,则一草一木都是妙法,不是很容易吗?但对于不能从百草头上看见般若空慧的人,只好把它当成普通的草,修行就难了。后世许多禅学家在解这段故事时,都说庞蕴女儿说得最好,最能表达禅的修行是一种调和与中道的概念。
举这段公案是想说明,我们要如何理解中庸呢?理解太难也不对,理解太易也不对,理解不难也不易也不对。怎么理解本身就是个问题。
我用三段文字来证明中庸很难。第一段话是孔子说的:“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这个道太高了,民不能中庸很久了。第二段也是孔子说的:“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国家可以均分,爵禄可以辞去,光脚走白刃也不难,但要做到中庸就不太可能了,孔子都感叹难,我们就更不用说了。孔子还说:“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镬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都说自己很聪明,但是你把他赶到陷阱中去的时候,他不知道躲避;人都认为自己很有智慧,可是用中庸来衡量一下,一个月都守不住。还有一段话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说孔子弟子七十二贤里,颜回可以做到三个月不离开中庸这个境界,三个月以后还是有点出入,还是做不到纯粹中庸。弟子中其余的人,能够有几天个把月守到就不错了。
中庸其实又很容易。我专门在网上找了一张中庸的图片给大家看,蛮有意思的。一个小青蛙扒着荷苞的尖尖,这就是中庸。必须恰到好处,力度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所以中庸其实很容易,到处都是,万物都是一个中庸。走钢丝的人伸展两手,手就是自然掌握平衡的,把手缩回来一点就会掉下去,多伸一点也会掉下去,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也是一个中庸。梁漱溟先生甚至于说,一切万物的存在都是一个中庸的结果。
那中庸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把小朋友放在枯树藤上,他睡照样睡,这是小孩子的天性,基本上接近于我们儒家所说的中庸的某种生命体验。当然不能说孩子们已经达到了中庸,之所以用孩子来作形象的启发,是因为这里边有奥妙。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不该成长的地方也成长了,在很多时候比不上孩子。今天在研究中国文化中庸之道的时候,应该多向孩子们学习。很多朋友都有这个体验,说孩子是他真正的老师。
做人要打破心中的框框教条
《中庸》一开篇就说人心惟危。人心有什么地方危呢?人心的危就在四个字上:分别计较。什么是分别?看到一个现象,本来是整个全体的一个表现,但是咔嚓一下定格后,你就把这个现象认为就是那个本体,把整个世界给舍掉了。分和别都是从刀字部,都有刀,把它从整体里面把它划出来,这叫分别。当你始终不离开整个世界的一个整体来看待某一个局部,那你的心就中庸了。
梁漱溟先生说,一认定、一主张就是偏,极端不对,折中调和也不对。他说,自然流行日用不知的法则就是“天理”,完全听凭直觉,活动自如,他自能不失规矩,就谓之“合天理”;于这个之外自己要打量计算,就通通谓之“私心”、“私欲”……前面举了小孩子的表现,就是完全听凭直觉、活动自如,自能不失规矩。于此之外自己要打量计算,就通通谓之“私心”、“私欲”。
比方说,人每天要睡八个小时是正常的,所以有位老先生六十三岁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从三十岁时候就是这样,他失眠,看了中医、西医,最后跑去请南怀瑾先生教打坐。结果南先生就说,你老兄赚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每天比别人多活了四个小时,三十多年来加起来比别人已经多活了好几年,为什么还吃药呢?这位老先生就认定一个死理,觉得睡八小时才正常,所以他按照这个理来生活,没达到这个理的要求,就自我折磨、就吃药,是个极端的例子。
我们生活中人人都犯和他一样的错误,就是心中有太多的框框教条,然后总用这些框框教条来折磨自己。这也是到清朝末期、明清晚期很多人出来攻击中国文化的一个理由。人应该是活泼泼充满朝气的,为什么变得阴霾懒散变得不负责任,就是因为我们最后把中庸这样一个真理变成了教条,变成了折磨人的东西。
所以梁先生讲得多恳切,他打量计算就通通谓之私心、私欲。只要你按照自己的打量,比方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这个结论显然是把社会现象中的一个表象错误地做了一个复制,然后当做整个事情的真相,再当作真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忘我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中庸
王心斋说得好:“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才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天理就是天然自有之理,并不是你想出来那个命题是天理。关键看你怎么运用,运用的得法就是天理,运用不得法就是人欲。一种活泼泼的天然自由之理,当你心中想着要怎么样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安排,就变成了人欲。中庸不是认定一个死理。私心人欲不一定是声色名利的欲望之类,而是理智的一切打量计较安排,不由直觉去随感而应。所以小朋友最灵活,天然按真理生活,成年人就捉襟见肘,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往往出现很多问题。
梁先生举了个例子,他说,事实像是圆的,一个事实你看到这一面,还有你看不到的那一面,共同构成了这个事实。但我们往往把看到的这一面当作整个事实,若认定一点,拿理智往下去推,则成为一条直线,不能圆,结果就是走不通。
如何实践中庸之道,我想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叫“莫怀成见,听凭良心”,第二句话叫“廓然大公,物来顺应”。这是实践中庸之道的基本指导思想。
孔子讲他自己空空如也,不是谦虚。他最后成为圣人,就是把所有的知识、条条框框全在心中消化掉,成了自己的智慧。也就是说,他心中已经没有完全像照片一样的知识了。那么孔子是怎么来应对生活呢?我们今天心中有很多工具,拿工具来跟外面事物对应。孔子不是,他说:“我空空如也。”这不是谦虚,是真实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从生命里去找真理,如果向生命外面去找真理,全不符合中国文化的精神。廓然大公,就是说心中没有边界、没有分别计较,随感而应,做出天理的应对,这就是像饥来吃饭困来眠。
《非诚勿扰》里有个从美国回来的一个小伙子征婚,不管谁提问题,他都说看情况,最后所有的女孩都嘲笑他。其实他说的是对的,看情况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人家都把他作一个笑话。孔子实践中庸的方法就是凭良知、凭直觉,然后不认定。
用这样一种中庸的实践方法,我们必须得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忘我。大家在忘我的状态下去思考,体验一下中庸的状态,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庸。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