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CBD > CBD城建 > 浏览文章

杭州拱墅区:打造成为大城北标杆区、运河沿岸名区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9/1/31 9:52:17
导读: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大城北开发、亚运会筹办等多重战略叠加交汇的历史机遇期,拱墅已蓄势待发,提出以“6+2”产业为先导,十大产业平台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大城北开发为抓手,完善功能布局,不断提高全域城市化水平。

  车轮滚滚映繁华,拱墅的这四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时光门,回溯这段岁月,曾经很长时间,拱墅是杭州工业基地的代名词:半山集聚重工业区,桥西是轻纺工业区,北大桥是化工区。

  辉煌的昨日,带来的是煤灰、污水和烟尘。从2000年前后,拱墅壮士断腕,实行“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过去15年间,累计关停转迁1500多家企业。拱墅完成了南部17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运河拱墅段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拱墅实现了产业和城市的双转型。

  如今,这片土地又迎来新的机遇——引领大城北开发建设。随着大规模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结束,拱墅已经处在了全域开发建设的历史新方位。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大城北开发、亚运会筹办等多重战略叠加交汇的历史机遇期,拱墅已蓄势待发,提出以“6+2”产业为先导,十大产业平台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大城北开发为抓手,完善功能布局,不断提高全域城市化水平。

  15年一张蓝图绘到底 老工业区向现代商业商务区华丽转型

  今年66岁的周慧珍,出生在运河边,她是拱宸桥地区“换颜”的亲历者。

  上世纪80年代,浙麻、杭一棉、杭丝联、华丰造纸厂等企业云集拱宸桥,“四大工厂”名噪一时。26岁那年,她顶了父亲的岗,进入浙江麻纺厂做纺织工人,“浙麻的工人穿着白色制服,浩浩荡荡地从拱宸桥走到浙麻工厂,那场景太震撼了,至今都难忘。”

  她记得,50、60年代,运河边有河滩,可以去河里游泳、摸虾、洗衣服,到了70、80年代,运河两岸工厂多了,污水随意排放,运河一带臭气熏天,“当时有一条苏杭线,有个笑话,说是闻到臭味,就到杭州了。”

  到了90年代,随着杭州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外迁,老厂区逐步走向没落,这一带,沦为杭州破落的棚户区,地势低洼、污水横流,可以说是“晴天三尺土,雨天两脚泥”,10平方米的“蜗居”至少挤上3个人,道路狭小,几乎没有设红绿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她和父母住在浙麻宿舍里,在当时算是条件不错的,“在拱宸桥西面,条件特别艰苦,板搭搭起来的棚户区,十多个平方,4-5口人要住在里面,厕所、厨房就在房子外面临时搭建,一下雨,消防、公安都要来搭桥的。”

  整个地方亟待改造提升,1997年,拱宸桥地区2.5平方公里旧城改造拉开序幕,在杭州旧城改造历史中,这么大的区域整体规划,还是头一次。这一改,就是15年,直到2012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252户回迁户搬入安置房桥西锦绣兰庭小区,标志着改造工程正式画下句点。

  旧城改造,浙麻的宿舍楼也面临拆迁,2011年,周慧珍终于搬进了安置房定海园,“这十多年变化太大了。”她直呼见证了拱宸桥地区的“脱胎换骨”,“现在运河边的风景,不亚于西湖,住的房子比原来好太多,马路也宽敞了,老厂区还变成了博物馆。”

  这15年里,拱宸桥地区改造出了一片“新天地”,共建成安置房100万平方米,拱北小区、定海园、锦绣文澜阁、锦绣兰亭等安置房先后建成,让10000户棚户区的群众住上了新房。同时,还打造了一批杭城精品住宅小区,70多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拔地而起。

  不是简单粗暴地拆了重建,而是赋予了这片区域更多的“灵魂”,运河边的“文物”被拾掇起来,拱墅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15年来,桥西历史街区改造,成了集居住、商业、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

  杭一棉(通益公纱厂)、红蕾丝织厂、桥西土特产仓库,改造成了刀剪剑、伞、扇三大博物馆和工艺美术馆,让拱宸桥地区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浓厚,也成了运河旅游的热点。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七区、浙窑陶艺公园、运河天地等项目让工业遗存焕发勃勃生机。

  这只是拱墅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2001年拱墅还启动了大关路南北四平方公里旧城改造,小河直街、胜利河美食街、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香积寺、江墅铁路遗址公园……一张张拱墅旅游金名片呈现在世人眼前。

  拱墅,正处于一个老工业区和城郊结合区快速向大都市中心城区转型的关键阶段。

  通过过去十多年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搬迁和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特别是近两年的辛苦拼搏,拱墅产业和城市两方面“破”的工作基本结束,今年将全面转向“立”。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15年间,拱墅区全面完成撤镇建街、撤村建居,40个城中村全部实现农户征迁清零,完成南部17平方公里旧城改造,这给拱墅大地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深层次、历史性的,引领了一个老工业区向现代商业商务区的华丽转型。

  以“6+2”产业为先导 打造杭州版“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高地

  拱墅的第一次“创业”,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际上是在做“减法”。

  80年代,鼎盛时期的拱墅工业产值,占杭州主城区的60%。这些企业为拱墅创造着GDP、创造着税收、创造着就业岗位,却也创造着煤灰、污水和烟尘。从2007年开始,拱墅区启动“腾笼换鸟”,高能耗企业纷纷迁出。

  近15年,拱墅累计关停转迁工业企业1500多家,三次产业比从4.5:52.5:43.1调整为0:19:81,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调整,目前拱墅GDP当中服务业占比81%,工业只占到19%,实现了一个老工业区的华丽蜕变。

  当时仅迁走赛诺菲、默沙东两家药企,就减少税收14亿元,占该区财政收入的15%,曾占据拱墅工业产值三分之一的铁老大杭钢也在2015年最后一天停炉熄火,退出历史舞台。

  产业转型是第一次“创业”,那么十大产业平台的搭建,就是拱墅的第二次“创业”。

  拱墅产业基础还是薄弱的,目前还是处在大量工业、企业外迁的“窗口期”。处在这样一个“阵痛期”,2016年年底,拱墅提出坚持“产业立区”战略。

  信息经济、文化创意等“6+2”现代产业成为拱墅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建设运河财富小镇、上塘电商小镇、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工业设计小镇、北部软件园、康桥新能源产业园、汽车互联网小镇、申花产业集聚区、北城智汇园、康桥健康产业园等主打产业各不相同的十大产业平台。

  产业平台,这两年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北部软件园被授予国家级产业园区称号,实现从区级工业园区到国字号新经济园区的飞跃;运河财富小镇、上塘电商创业小镇、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入选省、市特色小镇。

  值得一提的是,拱墅拿出了2700亩土地,拿来打造杭州版“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高地——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

  智慧网谷数字经济小镇规划范围北至金昌路,南至石祥路,西至拱康路,东至上塘河,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核心区1.8平方公里。

  这是浙江省首个以创新型产业用地为主打造的数字经济产业小镇,小镇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核心区块内划分出“数字传媒、云服务、大数据应用、未来产业”等四大功能区块,新浪、联想、顺丰、58同城、华为云、奇虎360、招商蛇口、省国贸等一批顶尖级龙头企业成为首批“谷民”。

  巢已筑好,为了吸引更多的金凤凰入驻,小镇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服务大礼包,出台了大树、小巨人、凤凰行动、新一轮科技创新、产业平台三年行动计划、企业服务实体化运作等“5+1”的政策扶持体系。

  小镇还拟与顺丰、新浪、360等龙头企业成立规模为百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引导基金,用好原有的产业基金、转贷基金、租赁贷、供应链金融基金等,大力扶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到2020年,智慧网谷小镇将集聚500家高新企业,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重点企业就达20家,累计税收贡献将达到30亿元以上。未来,将新增就业岗位5万人,有5000余名中高级人才齐聚小镇,成为承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战略的核心节点。”拱墅区科技工业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吴伟说。

  在今年的区委七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拱墅提出要推动联想、招商蛇口、58集团、顺丰二期、省国贸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实现重点产业项目开工19个、续建33个、竣工8个、投用11个,全面掀起产业平台建设热潮。

  产业平台夯实了,构建广阔且有吸引力的物理空间,才能“筑巢引凤”,让产业成为支撑拱墅未来发展的“筋骨”,未来这里将是一片转型发展、创业创新的“热土”。

  扛起引领大城北崛起的大旗 拱墅已全面拉开北部区域开发建设框架

  在实现双转型之际,杭州市提出“全面推进大城北地区开发建设”战略部署,大城北崛起的号角已然吹响。这对拱墅来说,既是重大发展机遇,也是根本担当。

  整个大城北规划130多平方公里,拱墅有60多平方公里被划入,占了一半,是大城北的主战场。主战场要如何“作战”?拱墅区提出,以大城北开发为抓手,完善功能布局,不断提高全域城市化水平。

  城市水平提升,需要推动区块整体开发,拱墅深入实施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全面推动大城北建设规划落地,配合运河新城、杭钢新城控规调整,推进康桥地区、半山沿线城市设计。

  除此之外,以大运河文化为引领,释放拱墅文化魅力。拱墅要做优运河文旅产业,启动新一轮文创园区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改造文创产业园5个。

  同时,建设大运河亚运公园、大运河中央公园(大运河剧院),推进运河湾、祥符老街两大文化街区建设,启用文化规划展示馆、民俗生活博物馆、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大运河文化时尚发布中心等“两馆两中心”。续建战国水晶杯公园、二十四节气公园、水田畈遗址展陈等半山历史文化遗存项目。

  以运河亚运公园为例,它位于申花单元内,汽车北站的西南面。东至学院北路,西至丰潭路,南起申花路,北至留祥路,交通便利。

  运河亚运公园以育英路为界建设“北馆南场”,体育馆的北侧区域,由一处5000座满足亚运乒乓球赛事的比赛场馆和一处训练馆组成;临时体育场设在南侧区域。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承办乒乓球和曲棍球比赛。赛后,场馆将根据大众体育功能作调整,满足周边居民健身休闲需求,弥补拱墅区多年来没有大型全民健身场地的缺憾。目前,该项目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力争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最迟确保8月底前开工,预计2021年3月建成。

  对于工作、生活在拱墅的居民来说,未来可期。今年拱墅将推进15条主次干道和70条支小路建设,统筹抓好公共停车场库、地铁站点和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畅通城市路网。积极推进绿化景观提升,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屋顶绿化1万平方米。

  同时,深入实施文化发展规划,加快乡愁记忆馆、匠人馆、显宁寺修复工程开工,推进大运河亚运公园、大运河剧院建设,建成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大运河文化时尚发布中心、区文化规划展示馆。通过这些文化地标,更好地展示拱墅运河文化独特韵味。

  要大力推进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加快学校、幼儿园等基础教育项目建设,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开工建设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有效满足城北居民多层次就医需求。

  加快安置房建设,开工34万平方米,续建250万平方米,竣工56万平方米,回迁安置600户,推出“蓝领公寓”1300套,加快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全面完成瓜山、拱宸、吴家墩等3个保留农居点整治任务,努力打造全国新型城中村改造样板。

  抓住大城北发展的“春天”,拱墅已全面拉开北部区域开发建设框架,努力打造成为大城北标杆区、运河沿岸名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拱墅正在加速实现。
  (原标题:拱墅区:打造成为大城北标杆区、运河沿岸名区 通讯员:王佶敏 记者:潘婷婷)

关键词:拱墅区城区建设,产业转型,数字经济
  • 返回顶部
  • 责编:8068
  •        
  • 浏览:
  • 来源:每日商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