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写字楼网 >> 楼宇经济 >> 人物访谈 >> 浏览文章

最强限购令让写字楼跑进“春天里”

2011/4/22 15:42:17 杭州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自3月4日郑州“最强限购令”细则出台后,郑州市住宅市场成交量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铁卢”,成交一度跌至冰点,大量住宅投资客相继撤离,寻找新的投资目标。而同时,不在调控之列的写字楼市场借势强力崛起,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

    故事梗概 投资客转战写字楼

    3月底,郑州某写字楼开盘,门庭若市,当天所推房源一售而罄;4月4日,兴达国贸 开盘,当天成交3亿元。据了解,部分既有住宅又有写字楼等商业项目的楼盘,也开始把重心转向推介写字楼等商业项目上。

    数据能够最直观、最权威地反映真实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和住宅成交受挫不同的是,写字楼增幅明显。1~2月份,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3.2%,办公楼增长26.4%;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27.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2%,写字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46.3%和22.1%。这也表明,住宅受到调控后,近期写字楼成交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本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一季度,升龙、绿地、建业3家房企销售额领跑郑州楼市,其中,升龙集团以11.03亿元的销售额拔得头筹。升龙的回款分别来自升龙凤凰城4.6亿元、中原新城2.3亿元、升龙国际中心1.75亿元和曼哈顿广场2.38亿元。升龙凤凰城营销部经理王明云告诉媒体记者:“升龙凤凰城之所以卖得这么好,主要得益于一季度正好处于写字楼销售期。”

    绿地集团在郑州的销售回款也来自于写字楼。河南老街坊置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白伊剑告诉媒体记者:“第一季度我们销售了9.7亿元。”

    尽管限购之后,写字楼的表现十分抢眼,但在一些开发商眼里,限购令充其量只能算是写字楼火热的催化剂,真正的动力来自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确,限购令今年才下达,但2010年郑州市写字楼销售面积和新增面积都已呈现增长态势,供需趋势旺盛。而2010年郑州写字楼的租金与2009年相比也上涨了不少。

    兴达国贸营销总监姚惟文一直很关注郑州市写字楼项目的发展,他认为写字楼最能反映出一部分经济发展的趋势。“写字楼是用来干吗的?是给第三产业企业办公用的,因此写字楼卖得好不好,能间接反映出第三产业发展的状况”。

    他认为目前郑州的写字楼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过去五年,河南GDP跨入“2万亿俱乐部”。河南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进入蓄势崛起的新阶段。而“十二五”规划也给了“中原经济区”一个明确的身份。城市框架还在不断拉大,可以想见未来还会有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型企业进入河南,进入郑州。

    姚惟文相信,河南的崛起,郑州的发展,需要有力的支撑点,现代化的写字楼就是其中之一。同时,河南地位的凸显,也给郑州写字楼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机遇。

    “演员”阵容写字楼“大腕”云集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已经和即将推出的写字楼项目,包括升龙凤凰城·环球广场、升龙联合广场、升龙·金中环、绿地之窗、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中原万达广场精装SOHO、富田财富广场、兴达国贸、行署国际广场、天明国际广场等。从区域分布看,已经和即将推出的写字楼项目覆盖了郑州各区,其中郑东新区写字楼体量较大,新近开盘和即将开盘的有绿地之窗、行署国际广场、天明国际广场3个项目。

    绿地之窗由绿地集团中原房地产事业部开发,是集甲级办公楼、时尚办公、星级酒店以及大型主题商业于一体的商务综合体,原定3月开盘,现在开盘时间推后。

    金水区新开写字楼只有升龙凤凰城·环球广场一家,隶属于升龙凤凰城项目,是郑汴商圈唯一的5A甲级地标写字楼,3栋百米摩天商务建筑,以超体量、超高度颠覆市中心建筑的一贯视觉。今年1月16日开盘。

    二七区新开写字楼也只有升龙联合广场一家,它隶属于升龙国际中心,是2011年新推的写字楼项目,首批房源3月20日开盘,4月中旬,第二批房源加推。完善的现代化商业配套是项目最大的优点。

    中原区新开写字楼项目有两个,一个是升龙·金中环,另一个是郑州中原万达广场精装SOHO。前者隶属于中原新城,是中原区市府板块唯一5A甲级写字楼,138米双塔建筑,使其注定将成为中原区的地标性建筑;后者位于大商业中心之上,包括西塔和东塔两座塔楼,宜商、宜办公、宜居住、宜出租、宜自用。

    国家动漫基地项目是高新区以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为主体的文化商业地产项目,集国际甲级写字楼、商业、金融、酒店、会展、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宜商、宜办公、宜投资。

文章关键字:写字楼项目,写字楼租金,郑州写字楼,动漫产业
来源:大河报 作者:佚名 编辑:8002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