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创意文化 > 创意设计 > 浏览文章

创意设计正在沦为哗众取宠的奢侈品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2/3 13:57:14
导读:

  这是一个“创意”盛行的时代。自上世纪末英国提出“创意产业”以来,“创意”已不再只是一个概念或形式,而是能够带动国民经济、促进产业模式转型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智囊与发动机。当“创意”叩响中国的大门,创意产业园在神州大地迅速崛起,作为创意构想的重要执行者——现代设计,也从幕后走向前台。一时间,创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设计所肩负的责任也从来没有如此巨大、如此复杂过,茁壮成长的她们还有着稚嫩的脸庞,有着青春的迷茫与成长的烦恼……
  如何推动中国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创意设计应该为谁服务?她能否引领时尚?又如何塑造品牌?中国的设计与设计教育在以何种方式推进……近期,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设计艺术院联合世界顶级设计院校和机构组织共同举办的“2010年中国国际创意设计推广周”在北京举办,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新加坡、中国的不同声音在北京交汇,有关创意设计的思考由此展开……

  “创意产业园”会不会成为“忽悠园”

  “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是高端的,是科技与艺术文化教育的平台,不是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随意去发展的。设计制造业工业设计人才紧缺,手工文化产业也亟待靠创意设计升级。”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潘鲁生认为,近10年间中国设计产业形成了由设计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手工文化产业三方组成的格局。
  当与世界设计产业的发展不同步且自身尚未成熟的中国设计产业,遇到突然崛起的创意产业,存在不对接之处似乎是必然的。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相关人士还没有跳出“点子”时代,没有认识到“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动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转变的根本所在,在市场乱象的纷扰下,所谓的“创意”便容易流于新奇的概念,“创意设计”也很容易流于标新立异的空泛,纷纷立项的“创意产业园”更有可能真的成为“忽悠园”。
  毋庸置疑,“创意”的力量是神奇的。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会长路易莎·波希多认为:“创意最初可能不是市场需求的,因为有时市场还不了解,这时就需要通过市场研究推出创意产品或创意概念。创意可以带来一些新的梦想,满足一些新的需求。”
  创意设计的开拓是全方位的。信息时代,任何一种畅销的产品都会导致大量企业迅速蜂拥而至,当产品之间的可识别差异越来越模糊,产品的创新、推广、品牌形象便日趋重要,这些都要靠创意设计来实现,因此创意设计是产品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并非仅仅带来附加值。“真正的创意设计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创意和设计,同时还包括市场、顾客研究、设计效果追踪、人体工程学研究等在内的设计配套服务,需要工程技术、市场研究、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相关人员的团体协作,以及全球活动能力,为企业设计出既可以在本国销售,也能够在世界各地销售的为人们所需要和喜爱的产品以及包装、广告设计等。”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执行董事克莱夫·鲁克斯这样定义。
  团队建设是创意设计开拓能力的重要保障。克莱夫·鲁克斯介绍,苹果公司在上世纪80、90年代没有CEO,不知道如何使用设计,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乔布斯在90年代末期重新回到公司领导创意设计,将力量整合在一起,使得产品重新焕发活力。他断言:“今后的10年,我们会看到苹果公司董事局出现一些新的成员——首席信息官、首席技术官,随后还会有首席创意官,他们将是这个领域的核心,其他企业中也会有更多这样的首席创意官出现。”团队建设也是中国设计产业的弱项所在。潘鲁生认为:“创意设计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一方面需要基础性设计的应用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型设计的策略人才,还需要精英型的设计管理人才,目前最欠缺的就是设计管理人员。”
  创意设计的开拓更意味着决胜未来。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总裁拉尔夫·韦格曼认为,未来的创意设计将指向环保材料的创新、老龄化社会、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世界性问题。克莱夫·鲁克斯则认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整个设计界的核心。“今后的50年里,产品将是由信息驱动的,每类产品都会有某种智能在内,而这种智能是通过电子产品的创意设计来实现的。”

  创意设计正在沦为哗众取宠的奢侈品

  现代设计的兴起将设计之路从为权贵服务转向大众的需求,如今,在创意的引领下,设计又该走向何方?
  创意设计显然更强调人文内涵。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认为,今天的创意设计已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观念的阐释,而是在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人类情感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进程的预测与控制。“我们正处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品味和感知模式,一个以时尚文化为代表的城市审美和文化价值体系正在形成,这是中国设计界和设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
  创意设计对于时尚的引领作用显而易见。现代设计的发展遵循着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应付市场需求的大批量生产的大众化设计,价格低廉却是市场的主流;另一条是具有探索性的、具有强烈的设计家个人表现的前卫设计,价格昂贵也很少批量生产,后者被前者所崇尚、模仿,引领着时尚风潮。目前全球的设计大赛中,绝大多数作品走的都是时尚路线,台湾中原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胡宝林对此表示出忧虑:“现如今设计师对于前卫设计过度重视,设计几乎成为设计界和时尚圈中互相品位、互相欣赏的‘花瓶’,对于主流的、批量生产的大众化设计的忽视,不利于创意设计对于市场的开拓,也让设计师在时尚的追逐中,常常忘记了自己是一名社会服务者的角色。”
  那么何谓时尚?潘鲁生认为,时尚是时代风尚,是带有引领性的文化,然而“现在所谓的时尚已经沦落为赶时髦、赶潮流的一个代名词,沦落为一时的哗众取宠。中国的设计界、服务业、消费者都在追求所谓的奢侈品。”
  时尚显然不等同于奢侈品。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对于奢侈品的追逐显示出民众对于品牌的认同以及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这也是创意设计功能的一部分,却不是全部。“意大利的设计拥有非常多的奢侈品品牌,但意大利的设计更多的是输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路易莎·波希多认为,“我们的生活比时尚更重要!现在创意设计被市场化了,真正好的创意设计,应该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更加美好、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我们也不主张设计师追求奢侈品或者是漂亮的作品,而是引导他们去解决一些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创意设计本身也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创意设计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她充斥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路易莎·波希多说。“创意设计根植于群众与社区的时候,而不是希望马上和大公司合作生产高端产品的时候,它的土壤是最丰厚的。”克莱夫·鲁克斯认为,“这不但让创意师能够在比较低的成本上进行创意,从社区开始进行的有目的的创意设计,还可以创造和发展一个城市的创意经济。更多的创意设计师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和熟悉的环境,考虑如何帮助金字塔的基层——占世界人口90%的普通民众解决问题。”
  引领时尚的根本在于更美好的生活。创意设计只有关心城市而不忽视乡村、关心上层而不忽视底层、关心身边而不忽视远方,才能求得人文主义与商业文明的和谐共生。

  中国如何走出“山寨大国”

  中国是设计方面的“山寨大国”,从汽车到服装,从手机到电脑,从品牌店到两元店……到处充斥着山寨风。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施家礼认为,“创意设计必须是原创,而不是追随者,原创的产品可以让设计师得到第一手的体验,这个过程是在不断进化和完善的,设计师也在其中不断有所收获,而如果模仿他人,则意味着不断失去很多。”
  “山寨风”的另一面是设计风格的日新月异。消费时代,人们对于产品和设计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经久耐用,任何一种设计风格都有可能很快变得过时和陈旧,于是,很多设计者一味求新、求奇、求怪。风格先行而漠视产品功能和人类需求的设计趋势愈演愈烈。“中国创意设计主要的问题是过度设计,太把设计当作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如此评价并这样寄语青年设计师:“好的设计师应该是不露痕迹的,看不出设计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张伟的感慨更道破了中国设计发展中的短板所在:“20多年前,在汽车领域能够懂汽车工业和汽车设计艺术的人,一流水平的设计师只有两三个。今天,另外一个数据也同样不容乐观:每年中国在机械领域的发明有一万多项专利,但其中核心技术只占15%,其余的多数都是工业设计方面工艺的改进和创新。”缺乏现代设计的核心理念,痴迷于概念和形式游戏,设计只能流于艺术化、空洞化、表面化、边缘化,而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创意再好也很难赋予品牌以真正的生命力。
  “使用西方语汇就被视作抄袭,使用东方传统语汇则被视作卖弄中国概念”,“原创力不足”的中国设计常常处于这样的窘境。“中国的创意设计师只有深入探索中国文化,才能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基于中国的历史、经济状况以及中国人民的需求,解决现实的问题,回答未来的问题。”路易莎·波希多这样看待中国创意设计的方向。
  创意经济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虽然创意设计不可能包揽解决中国产业转型中所有的问题,却无疑是撬动其升级的最有力的支点。在不可逆转的时代大潮中,戒除急功近利的心态,站在世界的高度,系统了解现代设计运动迭起的文脉,总结经验而不是重蹈覆辙,不做见木不见林的无谓追逐,才能辨析中国创意设计前进的方向,才能达到科技、生活与艺术融合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创意设计,创意产业园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