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双创服务 > 创新之路 > 浏览文章

向德国学习系统领导力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8/2 14:57:45
导读:杨佩昌:德国经济政策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首都经贸大学客座教授、博士德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    首位德国系统领导力的引进者:第一个全面将德国系统领导力引进中国的中国人并拥有

  杨佩昌:德国经济政策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首都经贸大学客座教授、博士德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

    首位德国系统领导力的引进者:第一个全面将德国系统领导力引进中国的中国人并拥有德国领导力学院的全权授权,翻译出版了德国领导力学院院长皮诺的管理畅销书籍《领导力——核心揭秘》。

    中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之一,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流动性充足的资本,可是为什么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家?中国中小企业为何大多短寿,多年来为何竞争力依然不强,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放眼德国,从西门子、宝马、奔驰、大众、拜耳制药到巴斯夫、卡尔蔡司的精密仪器,都是知名企业,德国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和产品的高质量无人不晓,究竟是什么铸就了德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引进德国系统领导力的原因。

    在德国,我注意到一些中国人,他们在德国华人群体中占很大一部分,那就是浙江人。浙江人很厉害,生意做得很大,那么要更好地管理企业,增加竞争力,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向德国企业取取经。

    为什么我要引进德国领导力呢?从文化层面来说,美国人“有一说十”,德国人“有一说一”,中国人“有十说一”,相对来说,中德文化相近。

    我们再来看一下管理界的名人:彼得·德鲁克——最权威的管理艺术大师,明茨伯格——管理领域最伟大的离经叛道者,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第一人……以上都是日耳曼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人对企业经营这块是很有天赋的。

    那么在你们印象中,德国人是怎么样的呢?严谨、认真、务实、理性。我在德国发现他们几乎人手一个本子,今年会把明年的事都计划好。“德国人像狗一样,有敏锐的嗅觉。”他们对风险危机有非常强的预警能力,而且他们以目标为向导,讲团队,这就是他们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

    企业需要学习同步理论

    都说德国人思维最严谨,其实他们的思维程序可以用五个字母来说明,E(economy经济),T(technology技术),H(human人),O(organization组织),S(society社会)。一般来说,他们做一件事首先会考虑经济因素,资金到不到位,回报率是多少,其次再考虑我有没有这个技术做这个事,再是考虑有没有专业的人才,应该怎么运行组织这个事情,最后再想想这个事情对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样的思维程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框架:建立信任关系前,搞清对方目的是什么,和对方的利益能否对接,如何与对方沟通,都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这样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建立在强大的洞察力上,德国人熟识冰山理论,不仅关注到海平面上的显性利益,更是注意到海平面下的个人利益,情感、能力、行为、环境的同步,愿景、身份认同、价值观的同步。

    同步有什么好处呢?先看两个例子。

    很久以前在美洲的印第安人,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不过当时是冷兵器时代,拼的是人,但小部落又不甘心被消灭,他们就想了个办法:当时他们都生活在原始森林,有很多泥泞的路。前一个人走了,后面的人就踏在前一个人的脚印上,以隐藏自己的部落实力。这样大部落的人就以为有诈,不敢追了,保证了小部落的安全。这就是所谓的行为同步。

    还有能力同步,当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遇到留京问题,那个时候,我是穷人家的孩子,不可能给老师送礼物。我发现系主任有一个爱好,就是围棋。于是,我去请教其他系的围棋高手,努力学,慢慢地我的棋艺大增。有一次,系主任说你们谁会下围棋,我们系其他会下的人棋艺比较臭,我就陪他下。大学毕业后,就是系主任帮我留下来的。当时我就是无师自通了,是能力的同步。

    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潜意识里也应该寻找同类建立安全感、信赖感,这是德国领导者特别注重的。比如你成为了企业高管,为什么要打网球,打高尔夫球?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交际手段;前段时间大多数人谈世界杯、谈足球,我连假球迷都不是,为什么我要去和别人谈足球呢?因为我要学会这个能力,去和这个群体建立关系,去和他们同步。

    沟通时也需要同步,例如对方在抖脚,而你又不喜欢抖脚,那么你可以抖笔或是手指,总之,和他在一个频率。做到这步就可以做到同频沟通,就会越谈越舒服。另外,还可以根据语速、着装、肢体语言、心理反应等的不同,沟通要区别这些人的不同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

    员工的行为不能强制而应引导

    作为一个老板,一个经理人,你要做的就是改变员工的行为。当然,员工的行为不能强制改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在德国,好的领导者正是懂得把行为和思维分开,例如员工迟到,批评的应是这种行为,而不会是人,应对事不对人。

    不妨这么来理解:我们的大脑是一个严谨的组织,有自己过滤的东西。首先,它有意识,就像一个哨兵带着枪,你要是一下子批评我,我的枪就会马上对准你。若你用婉转的话跟我说,我听着很舒服,就会把枪放下。那就对了,那样的话就悄悄地绕过哨兵进来了。还有,一个人就是一个系统,任何外面的东西他都可以感知,有的人喜欢看,有的人喜欢听,有的人喜欢感受,在接受到一个信息的时候,大脑就会判断,这个是对的,这个是不对的。

    所以和员工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沟通。沟通通过什么?眼睛、语言甚至一些肢体动作。中国有句老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很有道理,就是人的眼睛和脑神经是连接的。眼睛怎么动,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比如眼睛向右上方看代表想象,向左上方看是视觉回忆,向右方平看是听觉构建,左方平看形成听觉回忆,向右下方看,沉浸在自己的感觉中,往左下方看则是内心对话,如果熟知了这些,与人沟通起来会更容易洞察到对方的内心世界。

    做一个有双赢思维模式的领导者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看问题要站高一线,登泰山而小天下,不然,他是走不远的,尤其对于领导者来说。有个很通俗的比喻,大家都知道数学里的图标吧,有四个象限,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第一象限,我行你也行,第二象限你行我不行,第三象限我不行你也不行,第四象限我行你不行。

    懂得双赢的人在第一象限:我行你也行,而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都在第四象限:我行你不行。老板总认为,这个事情只有我能搞定,这样的人累得要死,忙得要命。还有一种人就更不行了,我不行你也不行,这种人做企业基本上就不灵了。最后那种你行我不行的人呢,依赖性太强了,总想拉个人合作。

    一个双赢方领导人,一定是在第一象限的人。如果说你有一个员工生意做丢了,你会有什么反应?第一种是批评,“你怎么这么笨的。”另一种是隐含的,专家顾问型,“你看,你不听我的吧?”这两种人其实都是我行你不行。还有一种偏离焦点,“小张,你家里是不是有问题啊?”这种人总是关注情绪、状态等。而你行我也行的人则会总结问题,即使是没做好事,也一定有可以学习的地方,还有关键是从问题中学到了什么?你还可以用什么资源来做好这件事?这种人把员工带到学习成长的道路。

    我们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市场、人才、资源都不缺,那缺的是什么?缺的正是这种双赢心态。而这种心态却使德国人做事有条有理,气定神闲。

关键词:创新思维,杨佩昌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每日商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