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防骗打假 > 浏览文章

揭开“假洋鬼子”不能说的秘密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0/11 15:06:07
导读:

    例1
    有些商家在欧美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将某著名商标注册成为自己公司商号,混淆公司名称与品牌名称,接下来,然后通过“×××香港有限公司”之类的公司名称在内地自己给自己授权代理。

    例2
    还有的干脆在海外注册一个听起来洋味十足的商标,号称自己在海外有生产和销售,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外国公司和外国品牌,然后返回国内做授权。

    “假洋品牌”是如何包装的

    最近,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知名打假人王海连续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杰士邦虚构英国血统、欺骗消费者,并在戴上“洋品牌”的帽子后牟取暴利,涉嫌价格欺诈。
    迫于压力,杰士邦近日发表声明,杰士邦同时在中国、英国注册品牌,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需要,其行为符合中国和英国的法律法规。杰士邦方面强调,之所以以英国公司的身份,主要是便于杰士邦在欧洲,北美等市场开拓。“杰士邦在媒体、广告等宣传中从来没主动说过自己是英国品牌。”

    进口外衣下藏暴利

    虽然杰士邦对自己的“曲线迂回战术”有着“合理”解释,但王海及部分杰士邦的消费者似乎并不想就此罢手。
    王海认为,杰士邦公司的声明本身就是漏洞重重,JISSBONUK GLOBAL COMPANY LIMITED只不过是杰士邦公司2002年在英国注册的一个皮包公司,“通过这样一个皮包公司就能把自己包装成英国品牌吗?”
    根据王海的调查,杰士邦公司近几年在宣传中一直突出“英国品牌”、“全球化的安全套品牌”等定位,然而其商标权的主要所有者仍为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在证据收集的过程中,王海通过律师取得了杰士邦进口报关单。这份报关单上显示,杰士邦超感系列包括超感薄、超感柔、超感滑、超感大颗粒、超感螺纹等的进口价格仅为2.9美元/罗(144只)即2美分/只。折合成人民币,都不超过0.2元/只。按照12只计算,每盒价格只有2.4元。然而在终端,零售价却高达50元/盒左右。

    假冒洋品牌的秘密

    在法院判决之前,杰士邦是否存在虚构洋品牌并以此牟取暴利,是否真的构成价格欺诈,一切还是未知数。不过,近年来国内涉嫌假冒洋品牌的案例并不少,其涉及的领域包括奶粉、服装、家电甚至建材卫浴壁纸等。
    某服装企业老板透露,他们有自己的专卖店,但一直经营不佳。两年前他们把品牌改成了英文名,再加以包装,打出源自意大利设计的招牌后,销售业绩一下子直线上升,加盟商多了一倍。
    我省工商部门一位多年参与打假的执法人员表示,这些所谓的国际品牌多数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主要问题是有些进口商品缺乏合法有效的来源凭证、假冒进口商品、无照经营进口产品;有的商家提供的商标使用证明和授权证更是子虚乌有之事。
    该执法人员介绍,品牌授权又称品牌许可,是指授权者(版权商或代理商)将自己所拥有或代理的商标或品牌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通常是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者提供某种服务),并向授权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同时授权者给予被授权者人员培训、组织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协助。没有得到授权的品牌不得在市场销售。于是,一些商户开始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理,用虚假的授权包装假洋品牌,一些假洋品牌也因此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

    说法:“假洋品牌”生命力不强

    面对遍地开花的假冒洋品牌,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假洋鬼子”现象之所以流行,自然有其市场生存空间。
    “假冒洋品牌并不是新现象,近年来媒体多有曝光。”杨轶清说,这种现象的一个根源,就是一些企业抓住国内部分消费者对洋品牌追逐的非理性心理。杨轶清认为,近年来,民族品牌的成长显而易见,但其对消费者的号召力和信任感仍然乏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利用国内法律对企业品牌监管缺位甚至空白,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在洋品牌具有较高利润空间的诱惑下,导致假冒洋品牌肆虐横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在杨轶清看来,企业的这种销售方式虽然从理论上是合理的,其动机和方式却有悖商业伦理。从长远来看,这些“假洋鬼子”不会成为受消费者认可的、有生命力的品牌。

关键词:品牌商标,假洋品牌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