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者多能”与“能者多劳”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0/12/7 18:23:24
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也常听到“能者多劳”这句话。“能者”由于能办事、会干事,工作质量好、效率高,领导用起来顺手,同事也经常找他帮忙,这样一来,“能者”自然就比一般人要“多劳”些。这里不妨深究一步:“能者”的能力水平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平时的“多劳”,是以“劳者”也会“多能”。
有的人因为自己比别人多干了一点,少歇了一会,就感觉吃了多大的亏,牢骚满腹,啧有烦言:“这种事为什么总让我去干?好活怎么总就轮不到我?”有的人因为自己少干了一点,多偷了一回懒,就以为占了多大的便宜,沾沾自喜,轻松惬意,久而久之因缺乏行动力而“不堪重用”。凡此种种,皆在于不懂得“劳者多能”的真义。
劳动是人类最好的启蒙老师之一,人们所掌握的很多知识都源于劳动。《论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位官员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圣人孔夫子为什么这么渊博,样样都会?”子贡回答:“那当然,老师是天生的圣人。”这段对话传到孔子那里后,他纠正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出身贫贱,什么事情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所以懂得了世间的人情事理。印度哲学家J·C·库马拉帕曾说:“劳动之于提高才能的关系,就像食物之于人体的关系。”“劳”与“不劳”,“多劳”和“少劳”,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强弱和作为大小的关键因素。在“劳”这个问题上的小小差异往往造成个人成长进步的巨大差别:闲者多庸,劳者多能。
实践是提高能力素质的课堂和沃土,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躬身实践、只有经常“多劳”,我们才能比别人多出学习锻炼的时间,多出经受考验的机会,多出展示才干的舞台。这也是对多干活、多出力、多流汗的潜在回报。经历造就能力,一切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能者”无不是从“劳心”和“劳力”的艰苦中磨练出来、超越出来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成为“能者”,就必须经历“多劳”的辛勤与付出。“多劳”是实现“多能”的必要条件。越多做,越能做。
有时候,“劳者”也未必“多能”,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劳者”的心态不平、学力不强。有些人对一些繁重工作事务,第一反应是推脱逃避,习惯性地拈轻怕重,即使承担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干起活来态度很消极、不高兴,畏难情绪相伴始终。抱持这样的心态,再好的锻炼、成功机遇都会滑过。有些人担起了繁难工作,却是“有手无心”,循规蹈矩,只求完成任务,不去想有没有更巧妙的解决办法和途径,能不能优化程序整合环节,怎样才能出新出彩。干事不开动脑筋,不爱钻研琢磨,能力不会不请自来。
不甘于平庸无能,就只有甘于“多劳”,乐于“多劳”。冀望于不断增长才能、成长进步,就应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浏览:
-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 ·有房的女人更愁嫁?(01/19)
- ·说三道市:银行还不如小吃店(07/14)
- ·学会做谦卑的“一”(05/16)
- ·药品“降价死”为何一再发生?(04/18)
- ·人喝醉了油价也跟着“醉”(04/14)
- ·成功的“野鸡” 失败的“凤凰”(04/14)
- ·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04/11)
- ·“傍大款”是一个社会问题(03/30)
- ·童立进:“盐”重问题(03/18)
- ·谁在拖累消费意愿(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