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人才服务 > 浏览文章

杭州高新区(滨江)举办首届人才节 让人才和人才聚起来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8/5/7 9:32:10
导读: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高新区(滨江)的25万名创业者迎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首届滨江人才节。而且,在以后每年的5月5日,创业者们都可以相聚于此,在滨江快乐创业、幸福生活。

    立夏节气,万物生长,新苗旧秧,静待黄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高新区(滨江)的25万名创业者迎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首届滨江人才节。而且,在以后每年的5月5日,创业者们都可以相聚于此,在滨江快乐创业、幸福生活。

    “要让人才和人才聚起来。”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詹敏解释说,一个人才是一棵树,一批人才就是一片森林,就是一个自带调节、合成、优化、升级功能的生态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滨江要举办人才节,为什么始终坚持把滨江打造成为一个“大孵化器”的原因。

    事实上,这个节日的诞生,带有多年来高新区(滨江)人才工作“厚积薄发”的象征意味。对人才与创新的重视,是高新区(滨江)多年来保持高速发展的源源动力——今年一季度,该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70.4亿元,增长11.6%,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新兴产业始终“领跑”发展。

    而这一节日的传承,也将成为未来滨江更优人才生态的建构方向。正是人才生态的日益完备,让这块土地始终成为全省,甚至全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詹敏表示,“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更优的生态引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滨江要把人才搞得多多的、把技术搞得棒棒的、把孵化器做得大大的、把产业集群做得强强的、把城市环境建得美美的、把全面改革抓得紧紧的,努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一个计划
    “5050”计划与滨江的“国千”大队

    在首届滨江人才节上,包括彭波、屠晓伟、郑海洋、李洪文等20多位“国千”专家,成为“国千”会高层次人才沙龙的首批嘉宾——这个此前已经受到外界关注的平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相当有“分量”的路演项目。

    尽管从未严格考证,但滨江日渐声势壮大的“国千”大队,多少与启动“5050”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9年前,高新区(滨江)在杭州首开招募全球人才的“5050”计划,意在通过5年时间,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0名,年收入超千万元的留学人员企业达到50家”。

    而时至今日,新一轮“5050”计划也启动两年多时间,两轮“5050”计划共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500余人,其中“国千”专家84人,“省千”专家143人——如果以一种“看得见”的经济指征来衡量,目前高新区(滨江)已有6家“国千”人才创办的企业在主板上市。

    对此,“国千”人才之一的彭波也深有体会,他的项目入选了2016年第三批“5050”计划,并获得了相应的资金支持。“来自‘5050’计划的支持,对初创型团队的帮助非常大。我们在滨江发展的一年多时间,项目推进非常快,现在团队中又有2名‘国千’人才加盟,一共拥有5名‘国千’人才。”

    詹敏表示,“5050”计划是滨江招才引智的一张金名片,“对于‘5050’计划引进的人才项目,我们给房子、给票子,还给面子,高看一眼、重点扶持。”

    一份榜单
    “让资本找人才”

    颇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人才节当天下午发布的一份“榜单”——六和财才榜。这个基于滨江本土投融资平台“六和桥”所发布的榜单,试图以“悬赏”的形式促进财智资源双向对接。

    “六和财才榜”发起人之一的马海邦表示,此前三年,六和桥已经完成148期路演,帮助100家企业完成10亿元风险投资——如今已成为估值“一亿元美金以上公司”的独角兽企业pingpong,即在此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而这一次,他们希望改变传统方式,重新梳理资金、人才、项目三者的关系。

    “在目前的投资方式中,要么是项目找资金,要么是资金找项目,是资金、项目的‘二人转’,而我们希望能够形成资金、人才、项目的‘三人行’”,三者之中每一个或两个独立资源拥有者,都可以来发榜,寻找自己缺少的资源。”马海邦说。

    这种对资本、项目和人才的重新定义,同样得到官方认可。滨江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让资本找人才”,是要将人才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高新区(滨江)将引导更多优势资源参与人才企业的孵化、服务,形成了“社会主体+政府支持+投资基金+专业团队+路演中心”的“高新”特色孵化模式。同时,滨江将分三年投入30亿元,设立政府科技创新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做人才的“最美天使投资人”。

    詹敏同样表示,要让人才与人才、人才与资本、人才与市场聚合,产生更大的效应。在这个生态里,人才得益,能够遇到各类要素资源;资本得益,能够找到优质的创新项目;政府得益,能够加速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民生得益,给生产、生活、医疗带来新产品、新动力。

    一间“人才之家”
    做你创业之旅的“时光合伙人”

    上周,海创基地北楼一楼的“人才之家”也全新升级亮相——作为滨江的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这里将为创业者提供包括“一站式”入驻办理、行政服务办事指引、财税办理、国际和国内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在内的国际化、专业级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

    “升级之前,很多服务功能分散在园区中,人才和企业并不熟悉。这次,我们将原来分散的功能集中在‘人才之家’的办事窗口,不仅有优质的物业服务、会务服务、党群服务,还有知识产权、法律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服务,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政府职能服务。”工作人员周捷介绍说,他们甚至还尝试利用互联网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上门诊疗和配药送药服务,特别受欢迎。

    由此为人才和企业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比如,“人才之家”中放置了国税、地税自助服务机,可以直接领发票,不用再跑春晓大厦,开具社保证明,也可以自助完成。而知识产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进驻,更为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未来的发展如虎添翼。

    而基于企业痛点的诉求,更是能够马上得以“兑现”。尤其是,这里还设置了“企业辅导”服务,可以根据人才的实际情况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对接资源。

    一场路演
    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滨”创业者

    瑞士人JR·Schenk刚刚提交了滨江“5050”计划的申请,他本人在瑞士和美国已拥有30年的研发工作经验。他与合伙人在滨江成立的贝丰科技,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从0到1”的准备,正在寻找“从1到N”的机会。

    贝丰团队的“拳头”产品——超高性能微型风机和电机,简单来说,原理就是通过离心运动产生并输送出高压空气,产品可以满足医疗器械、工业仪器、航空等工业市场需要。此前,在国内工业市场上,这一类产品一直依赖进口。

    “从技术实力上来说,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我们的产品性能相当。”贝丰科技的一位加拿大籍合伙人介绍说,今年年初,他们选择入驻滨江“王道公园”孵化器,正计划在滨江设立组装生产线,组建研发团队,一方面完成技术转移,另一方面加快研发项目的进展速度。

    事实上,这已不是“外国面孔”第一次出现在滨江“5050”计划中——如今,有着“国际滨”雅号的滨江,正在吸引传统意义上的“海归”之外的海外团队、海外项目前来落户。这些来自世界各地、雄心勃勃的“国际滨”创业者,也为滨江的创业版图带来了更多与国际接轨的新技术、新创意。

    本次滨江人才节就特别安排了“启迪之星”海外创业项目分会场——来自瑞典、加拿大、美国、法国等不同国家的创业者,此次带来了激光机器人、足球培训、AI互动点餐平台、基于人脸识别和情绪识别的智慧养老等项目参与路演,吸引了诸多投资人的目光。

    而作为有清华大学“加持”的孵化器,位于东信科技园中的国际滨启迪外创基地,正是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三个试点园区之一,目前已入驻6个外籍创业团队。

    “经过半年多的探索,我们发布了杭州市第一本外国人在杭创业服务手册,为国际人才在杭州创新创业提供了更高效地服务和指引,也希望能够为他们对接更多资源。”启迪东信孵化器总经理欧阳华斌说,今年他们还计划举办国际人才创业营等活动。

    “国际滨”也在致力于为这些国际创业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设立外国人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办事综合接待窗口等,让他们不仅能够“走进来”,还能“留下来”,发展得更好。(原标题:“让人才和人才聚起来” 文:王紫微 通讯员:周颖菲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余小平、宋桔丽)

关键词:滨江人才节,“5050”计划,国际滨,杭州人才
  • 返回顶部
  • 责编:8010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