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非理性复苏,易致成交萎缩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投资、销售数据,同比都出现了幅度不小的增长。"房价还将继续上涨""新一轮楼市上升再度启动"……短短几个月间,市场仿佛从"极度悲观"转为"极度乐观",展望后市,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房地产行业复苏步伐将继续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部分城市楼价上涨,市场成交增长乏力的迹象已"若隐若现"。
成交数据持续"晴好"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4月份以来,我国楼市销量数据持续保持"晴好",纳入统计的城市周成交水平几乎全线超越2008年周平均水平,尤其是一线城市"成交火爆"。上周,一线城市楼市成交环比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同比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长,总体上看,成交绝对数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销量攀升并不是特例,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房地产运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商品房销售额15800亿元,同比增长53%;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房屋销售价格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上涨,涨幅为0.2%;衡量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的国房景气指数则是自4月以来逐步攀升,6月为96.55,较5月提高0.61点。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上半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增幅较1~5月提高3.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继续回升,但仍处于低位;另外,上半年土地开发、购置及新开工面积仍然是负增长,增速要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仍需时日。
开发商应正视政策"利好"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专家表示,整体经济的恢复程度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2009年房地产市场。一系列利好的政策从税收、资金等多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并促使房地产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出现强有力的复苏。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作为决策主体,出台支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并不愿意看到开发投资回落和房价保持高位的情形。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正视政策"利好",充分利用支持政策和宽松的融资环境,维持行业发展健康可持续,而不是片面追求"房价疯涨"这种"非理性"复苏方式。
有关专家表示,资源整合与行业联动将成为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行业外的投资主体有效进入与融合,将给房地产业带来新鲜的"血液"。
资本金比例的下调无疑鼓励行业外资金进入市场投资,由此带来的资源优化组合、高效配置以及更专业化的分工体系等,都将成为整个房地产业未来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提防成交萎缩风险
在楼市销量数据保持"晴好"的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开始争先恐后的谋求新一轮的价格快速上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北京一手商品住宅周销售均价上升至1505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6%,上海一手商品房成交均价1119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5%;部分中西部城市房价也出现不小涨幅,截至上周末,武汉一手房成交均价为529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2%,长沙和重庆的成交均价则分别上涨10.7%和12.1%。
一位熟悉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半年楼市复苏,销量猛增,很多开发企业已经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70%,且当前新开工面积增速仍在历史低位,资金情况异常宽裕。这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只要开发企业资金宽松,价格对需求下降就会暂时丧失敏感性,而房地产投资品的属性又会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价格上涨预期,同时,二手房卖家捂盘进一步加剧供求不平衡,加速房价上涨。
房地产研究机构易居克尔瑞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17%的受访房地产开发企业认为,三季度市场价格将上涨,分城市看,上海、北京、南京、武汉、杭州认为价格上涨的受访开发企业比例均在70%以上,而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的受访者普遍认为三季度价格还是以企稳为主。
易居克尔瑞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啸天表示,由于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大量释放,成交量明显增加,多数开发商都有提价冲动,但应该警惕的是,房价的快速上涨将直接导致市场成交萎缩。易居的调查还显示,有一半的受访开发企业认为投资者的热炒将导致市场过热,仅有1.53%的企业认为市场健康,不存在风险。
专家提醒,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市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当前的市场复苏,摒弃通过炒作市场价格增大利润这种"非理性"的"短命"复苏方式,应保持合理价格,迎接市场销量继续回升,并适时逐步加大开发投资力度,促使行业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而政府部门则应注意保持政策一贯性,消除开发企业的不信任感,在继续给予优惠支持政策的同时,引导开发企业加大开发投资力度,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相关阅读:
- ·写字楼进入年底冲刺期 商业地产风险加(11/21)
- ·中国商业市场第三季度继续火热(10/28)
- ·两三年内写字楼市场需求较大(10/28)
- ·半数杭州购房者认为房价将小幅上涨(10/24)
- ·杭州北部新城:刚需的天堂(10/11)
- ·写字楼买家反映市场行业景气度(10/08)
- ·写字楼存量大 商业地产竞争激烈(09/27)
- ·写字楼过剩 市场诉求和规划是关键(09/17)
- ·杭州开发商忙“出货” 二手房反应滞后(09/16)
- ·金九开局 杭州商业地产遇冷(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