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写字楼网 >> 商业地产 >> 金融地产 >> 浏览文章

全国土地市场突然升温 地价高过房价会重新上演吗

2009/6/16 16:06:29 杭州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6月10日,经过50次举牌,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一地块以15324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出让,此前珠江新城最高楼面价为11912元/平方米。

  6月11日,上海土地市场“盛况”再现,公开招拍挂的7宗地块受到开发商疯抢,拍卖款合计达23.58亿元。

  而记者从刚拿到的杭州2009第二期《读地手册》上发现,继今年第一期后再次纳入了不少值得关注的宝地。

  在全国土地市场一派繁荣景象的大环境下,各方对杭州即将密集推出宅地的成交前景颇为看好,也随之出现了地价楼价将再次进入上升通道的担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市场热情高不等于价格高。更有开发商直言:高价可以有,但“面粉贵于面包”不会有。

  全国:土地市场升温明显

  6月11日上海土地招拍挂现场,和记黄浦、新鸿基地产、绿地集团、南京朗诗等数十家知名房地产企业均踊跃参与。最受关注的一块地更是吸引了70家房地产企业递交竞买申请书,最终成交价溢价超过100%。

  此外,不仅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经营性地块交易火爆,武汉、宁波等二线城市也“地王”频出,万科、金地、雅戈尔、中洲宝城等开发企业频频出手,布局土地市场。地产巨头万科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公司已斥资23亿元拿地,近期在无锡、佛山、沈阳、青岛等二线城市接连获取7宗地块。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仅6月第一周,20个重点城市共推出土地124宗,环比增加25%。其中住宅用地交易活跃,成交量大幅增加,20个重点城市共成交住宅用地20宗,环比增加100%,成交土地面积12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36%。

  有专家直言,目前的土地市场已由“地段性”回暖转向全面复苏。接下来,二、三线城市则有望成为房企新一轮圈地目标。

  杭城:推地节奏快速跟进

  再看杭州土地市场,就在上周,业内翘首企盼的杭城牛年首宗宅地也成功出让。最终,杭政储出[2009]6号地块被66号买家凯德新运(杭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7876万元获得,折合楼面价6522元/平方米。

  这宗宅地位于目前在杭州楼市中大热的桥西板块,并与同为凯德置地开发的楼盘凯德·视界紧密相邻。据凯德置地相关人士透露,6号地块将有望与凯德·视界一同开发。

  6号地块的成功出让,正式开启了今年宅地市场大门。接下来,杭州将有8宗住宅用地在6月下旬密集出让。此次推地,将集中在桥西——申花一线及其周边区块。业内人士分析,体量适中、板块成熟、配套丰富是这一线地块的优势所在,受到开发商争抢也合情合理。

  然而,6号地块总面积5250平方米、可建筑面积12075平方米、成交楼面价6522元/平方米等种种数据,总让业内觉得“不够尽兴”。但已有评论认为,体量太小,是制约该地出让的最大弊端,最终归于凯德名下,算是顺理成章。因此,这样的“冷静成交”对杭城土地后市并无说服力。

  同样在上周,市国土资源局推出2009第二期《读地手册》。手册中对纳入第一期的、但尚未出让的数宗宝地再次进行了纳入与说明,有业内人士对此分析道:“政府推出宝地心切啊。”

  业内:热情高不等于价格高

  推地节奏快速跟进,政府又再推《读地手册》,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土地市场也将在全国土地市场“惊天逆转”的氛围中,快速反弹上扬?

  “这是毋庸置疑的。”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丁建刚表示,“土地市场的红火期将马上到来。”丁建刚分析认为,楼市回暖,开发商在荷包鼓起来的同时转投土地市场,完全在情理之中;而按照杭州土地市场按需推地的“潜规则”,意味着本月还将推出的8宗宅地已至少被一家开发商相中,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明显。

  实际上,2007年“面粉贵于面包”的现实让不少开发商打落了牙往肚里咽,更让购房者直呼无力置业。眼下,再露繁荣景象的土地市场反映出房地产企业充足的资本和对后市的信心,随之高涨的地价也让人们担心,新一轮炒地提价的闸门是否已经悄然打开?

  “必须指出的是,热情高,并不代表土地价格就会高。”丁建刚坦言,从今年首期《读地手册》来看,后续待推土地数量非常多,因此完全不需担心没机会拿好地。“其实,大部分开发商都不认同2007年暴涨的土地价格,认为其太疯狂。虽然我们或将迎来充满激情的土地市场,但开发商的理性将在其中占到重要部分。”

  但也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负责人表示:“地块体量适中,总价低,争夺的开发商多了,也可能会出现高价。”那么,“面粉贵于面包”的情况还会有么?“这个应该不会有。”该负责人说。

文章关键字:楼市,土地市场,杭州土地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佚名 编辑:8010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