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写字楼网 >> office社区 >> 创业 >> 浏览文章

危机之下企业如何寻找变革之路 ?

2009/5/20 11:16:33 杭州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产生冲击,而进出口是首当其冲受到比较大影响的几个行业。作为东部经济强省,浙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机制等特点,以加工型、外向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中小企业为生产主体的企业群体,使一些中小企业受到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2009年4月,清华EMBA走进浙江,通过课程学习、企业走访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经济形势与企业的发展,促进全国各地的清华EMBA同学与浙江企业家管理实践的交流、管理信息的沟通、商业视野的开拓,从而为促进清华学术新知与浙商经济发展的交流融合迈出坚实的一步。
    同时,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博士包政教授以“从变局中寻找生机”为主题,剖析当今经济变局的根源与动因,共同探讨严峻形势下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寻找生机。

  1、机遇 存在于变局之中
    当今,我们正在处于变局中,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和经济都处于变革当中。此时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对此,包政认为机会一定存在于变化当中。
    那么,这种产业变局的机会到底存在于哪些方面?应该怎么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做一些什么事情?
    面对上述问题,包政讲了三个要素:竞争者、企业和市场。
    他认为,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必须从这三个要素中寻找变局和变局当中的机会。
    追根溯源,其实,这三个要素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的,他写了一本书值得大家学习,叫《企业家的战略头脑》。这位日本学者提出了“铁三角”的概念,认为整个行业变化的格局就是由这三个要素来支撑。
    如果三者关系产生了互动,这就叫做“变局”。研究一个行业变化及其机会主要看这三者的联系,所以,决策者想要获得机会,就应该找三者之中的变化趋势。

  2、威胁与机会 这是对“双生子”
    首先,从历史的逻辑上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会有2009年的全球性的变局?
    包政认为,沿着工业化历史发展的路径,世界才会有今天的状态。
    在过去那个时代,比如工业化以前,社会消费多少生产多少,生产多少消费多少。因此,产需两极处于平衡状态。1776年以后,亚当•斯密提出关于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中国翻译的《国富论》,他认为财富的积累和发展取决于分工。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分工规模扩大以后,有了机器和设备,因此,需要大规模地积聚资本,因为资本集中是工业化的前提,加大规模投资,最后形成了现代工业企业的规模。这样,一开始就使工业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与以前自然经济的状态不一样,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现在,所有的企业生产都不是为了自己生产,而是为了货币而生产。
    有了为别人生产、为货币生产的概念后,由于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导致资本的所有者以及资方代理控制了企业的管理权。因此,在支配资源、配置资源方面由资方的代理和所有者决定,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新的理论,即所谓“企业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从1776年发展到今天,整个社会都以“产需不平衡”的模式在发展,生产多少却不能消费多少。
    这个时代的经济叫“过剩经济”,过剩的是产能和产量。在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要解决这个事情,就要一开始着眼于产业价值链。现在,产业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没有形成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的一条龙体系,因此,没有办法有效地完成循环。

  3、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
    目前,对浙江的企业来讲,真正能做的事情就应着眼于产业价值链的组织。必须依靠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去维持生产、流通、零售、销售,到最后消费的循环。
    所以,企业决策者必须借价值链去寻找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这就是浙江为什么比珠三角等其他地区的情况好一些的原因。因为浙江企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配套。如果你到珠三角地区去看一下就知道,他们很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这样的链条,能够保证在区域中自我循环。因此,如果要找到出路,针对过去找到生机,浙商一定要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工业时代是从1776年开始的。当年,亚当•斯密提出“在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提高效率”。然后,企业只用机器设备替代人力,加强效率,导致这些现代化工业化工厂做出来的产品没有办法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内进行销售。所以,英国的产业就要跑到海外去,打开海外市场。因此,工业化是一个高效的追求效益的过程。
    我们看到,以前很多企业要做明星企业、产业领袖,希望自己做大、做强、做久。但是,他们太盲目了,都以业绩做导向,没有看到产业本身的规律。因此,没有按照做大、做强的路径走,而是做大以后就做虚,最后导致做烂。这样的企业现在需要休息。
    包政认为,对过去很稳健,并一直致力于产需平衡、有发展的过程的企业,现在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掠夺价值链中的关键资源;第二,构建新的价值链和赢利模式;第三,打破自给自足的地缘经济,形成地缘当中的循环,深化地缘经济的分工合作体系。
    企业决策者去做这三件事情,将会利用这次机会走出变局,并得以壮大。纵观企业成长史,很多企业都是在变局当中做大的。

  4、构建新价值链和盈利模式
    做好第一步后,第二件事就是构建新的价值链和赢利模式。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在这个过程当中审时度势,改变企业的赢利模式和过去的做法。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还有两个因素:技术和品牌。品牌是顾客认为的价值。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越来越感性化和个性化。因此,所有的东西都要向美的、漂亮的、精致的方向发展,而这些有关审美的、工业设计等的技术大多都在西方人手里握着,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所以,现在思考一下,要用自己过去的经验,以及听闻别人的经验,去思考一下,企业成功的道理在什么地方?然后,企业决策者们利用现在的危机,利用经济萧条的状况,快速地重构自己的赢利模式。最后,要从过去自给自足的地缘经济走出来。
    对今天的浙江来说,我们更需要这样去做。最早马宏研究长江三角洲的时候,就包括了江浙两省发展的所谓乡镇企业,当时乡镇企业的模式代表了当时的中国特色。
    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发现,江浙两省发展很好的是区域经济,然后,形成区域的循环经济。这个工作在未来需要加强去做。在这个领域当中,过去有一句话说:农民离地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对今后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所以,企业决策者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循环,立足于城乡差距的打破,围绕社会分工的要求,渗透到城乡交界处,渗透到农村,走出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之路。

文章关键字:企业危机,房产投资,变革之路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佚名 编辑:8030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