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写字楼网 >> 楼宇经济 >> 焦点评论 >> 浏览文章

从“忧”到“优”其屋(我和我的祖国)

2009/9/7 8:50:55 杭州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人是离不开房子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遮风避雨、安身立命。我原先是在乡下工作的,房屋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住在父母盖的四合院里,要不是听别人把房价议论得天花乱坠,我几乎忽视了房屋的存在。后来调到县城工作,在别人为我祝福的时候,我却在为租一个落脚的地点而奔走。

  城里的房子不仅是用来居住、生子、传代的,它还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追求和品位。贫穷的人只图遮风避雨,房屋极其简陋;工薪阶层尽其所有图个舒适,住上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富人们住的房子富丽堂皇,珠光宝气。而像我这样从乡下到城里的移民,能有个暂时的栖身之所都成了一种奢望。在朋友同事的多方帮忙之下,总算找到一个落脚点,付了一年的房租,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此时,我突然间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房子的话语是那么丰富,“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寄人篱下”,这都是我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

  住了3个月,房屋主人的儿子从外地回来结婚,我不得不又在城里另选住所。如此三回五转,游击队一样的租房生活让我苦不堪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感慨竟然成了我心中深深的慨叹。在这个不入流的县级小城中拥有一套住房,成了全家人的梦想。可是房价就像坐了火箭一样直往上蹿,到底是沦落为房奴,还是坚守所谓的市场规律,相信价值规律,相信人民政府,心中一次又一次掂量,一次又一次地抱有希望,但是失望从来都是唯一答案。

  咒归咒,骂归骂,人离不开房子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为了房子,我与家人倾一生所有,拼命劳作,节衣缩食,终于在小区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从此结束了关于房屋的焦虑。

  房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是见证人们生活变迁的重要物证。60年来,我们云南凤庆县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土木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三代人蜗居在不到20平方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方米的居室,人们的住房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全……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住房变化。

  回顾凤庆百姓不同时期的住房,我真切地感受到,60年来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住房从“忧”其屋至“有”其屋再到“优”其屋,房子已不单单是人们的居所,更是凤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挤不堪是每一个城镇居民最真实的居住体验,“安居”成了当时市民的迫切希望。在那时,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罕见,年轻人结婚几年没房子很正常。由于住房处于“统建、统配、低房租、高补贴”的状态,人们的住房观念是“等、靠、要”。但是福利分房很难普及,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居民住房形势越来越严峻。进入90年代,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住房面积开始大幅上升。一些单位开始向职工出售公产住房,开始集资建房,人们的住房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愿意出钱购买房子。凤庆县同全国一样,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包括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和建立经济适用房等。同时,允许住房困难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自有土地集资建房。特别是商品房走入市场后,大量商品房如雨后春笋平地崛起,人们选择的余地更大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对住房的需求升级为精神追求与视觉享受。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如今,统一规划、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的各个花园式小区已逐渐成为人们居住的场所;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越来越强。从房改房到豪华商品房,从几十平方米到上百平方米,平面的、复式的、别墅式的,令人眼花缭乱。而随着住房公积金政策、银行按揭政策的逐渐灵活,市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能住就行,面积大、布局合理、光照好、物业管理好等条件,逐渐成为人们选择楼房的重要指标。

  从等着分房到自己选房、挑房,从“忧”其居到“有”其居再到“优”其居,这是60年新中国的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文章关键字:房屋,住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编辑:8010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