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杭州写字楼网 >> 商业地产 >> 金融地产 >> 浏览文章

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市场的房企大鳄为何集体静默?(2)

2011/8/25 15:54:26 杭州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因为行情惨淡,导致高价地成为负担的又何止绿城、滨江这样的本地大公司,很多外来公司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早在今年6月,位于下沙金沙湖板块的德信·中外公寓爆出首次开盘均价14800元/平方米,当日去化八成,重塑了金沙湖板块的价格体系;这个楼盘继续向东,分别是以10281元/平方米拿地的宝龙以及楼面价为6196元/平方米的碧桂园项目,参考与宝龙、碧桂园最近的保利·江语海价格,目前也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不论是宝龙还是碧桂园,如何定价都需要斟酌。

    除了下沙板块在价格战与高地价的夹击下变得水深火热外,申花板块同样不能幸免。目前在售的保利·香槟国际、中顺·尚上庭均价约23000元/平方米,而雅戈尔在去年11月30日分别以18114元/平方米和17751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了该板块两宗地块,如果按现在的市场行情,亏本卖都未必卖得出。

    资金链紧张、行情差或成大鳄缺席重要原因

    对于地产大鳄的集体缺席,有人将原因归咎于新实行的配建保障房制度与出让地块条件不合适等客观原因。

    今年,杭州主城区土地市场首推配建保障房制度,到目前为止,出让的47宗宅地只有3宗地块未配建保障房。面对新政,很多本地大公司也不愿做“首个吃螃蟹的人”,更多的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一位房产公司项目前期负责人就表示,对于商品房地块配建保障房所涉及的今后小区配套、管理等对开发商来说都是全新的问题,购房客户能否接受这类项目住客类型不同,谁也预见不了,所以目前还是“看看再说”。

    同时,宅地体量比较小,最大的建筑面积也不过10万平方米左右,比较难入本地大公司的“法眼”,反而适合资金实力不太雄厚或是初涉杭州市场的小开发商、外地开发商。

    不过,根据目前杭州土地市场实行的勾地制度,这些并不能成为各大房企集体“隐身”的主要原因,目前市场整体行情及开发商本身的资金问题才是关键。

    2011年,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深入,市场整体行情较为冷淡,在限购、限贷政策的双重夹击下,又限制了一大部分人的购房需求。而当年高价拿地的地产大鳄,多数也面临着定价难、出货难的窘境。对于市场的研判,阻止了不少开发商拿地的步伐。没有开发商会主动承认自己资金紧张,但是从今年开盘楼盘的去化程度来说,大多数不是很理想。而在6月到8月这段时间,低价开盘似乎成为了现下撬动刚需的唯一砝码。人们越来越相信,随着时间拉长,限购政策的影响将会更为深远。

    除了政策方面的原因,开发商本身的资金问题或已成为其缺席今年土地市场最重要的原因。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开发商资金越来越紧张。经历了2009、2010年的频繁拿地、扩张,开发商本来就需要快速的资金回笼,但目前开发贷款已全面告停,银监部门要求信托公司严控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对于房地产信托余额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规模要实现稳中有降”;对于房地产信托新增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要求“把握好节奏,严格控制增速”。同时,拿地门槛也不低,首付就要五成。“销售局面打不开,资金调动困难,首付又高,谁还有能力拿地呢?”即便土地储备越来越少,开发商还是无能为力。
 
    土地储备减少
    不少大牌房企主城区市场份额将缩水

    到目前为止,2011年主城区的土地出让金额创了5年新低,不少在杭大牌房企虽然在其他二、三线城市攻城略地,却一年多没在杭州主城区拿地了,随着新项目开建、销售,土地储备越来越少,如果继续不拿地,主城区的市场份额将大幅缩水。

    据不完全统计,绿城、滨江等老牌本土企业由于前两年发力拿地,目前手上待售以及未开发的土地项目还比较充足。绿城除了在售的翡翠城、西溪诚园、兰园、丁香公馆、明月江南、蓝色钱江等项目外,还有御园、杭汽发、庆春广场、慧园等已经定下案名却还未面市的项目,此外,前两年拿的新华地块项目刚刚出了规划公示,还没有进入动工阶段。滨江集团目前在售的包括万家星城和城市之星两个项目,但湘湖一号、金色黎明、曙光之城等大盘项目今年内将陆续开工,还有去年拿的杨家牌楼、采荷两宗地块作储备。

    相对而言,一些储备不太充分的公司会紧张一些。像欣盛现阶段在主城区只有一个东方福邸在售,暂时未在其他地方拿地布局;龙湖在主城区也只有一个滟澜山项目,不过因为项目由三宗地块组成,包括了住宅和商业,目前滟澜山只开发了一宗地块的量;万科目前主城区在售的只有西溪蝶园和草庄两个项目,不过另外还有未开发的草庄地块,以及位于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村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也主要针对杭州主城区客户。

文章关键字:杭州土地市场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佚名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